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團新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僑聯青委講座談兩地合同法


放大圖片

■港僑聯青委舉辦「兩地合同法的差異及訴訟途徑」法律講座。 黃晨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晨)香港僑界社團聯會青年委員會和港大法律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日前於港大百周年校園鄭裕彤教學樓聯合舉辦法律講座。由港大法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主任趙雲,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宋耀紅擔任主講嘉賓。

趙雲宋耀紅主講

兩位主講嘉賓詳細講解兩地合同法的差異和訴訟途徑,以加深相關人士對內地法律的認識,同時了解內地、香港法律制度的差異,提高對簽訂合同責任意識和規避法律風險的意識。

港僑聯副會長李潤基致辭,以他自己幾十年從事商業和公共事務的經驗為例,指出擁有法律知識和思維在當今社會非常重要:「隨着內地與香港的交流愈發頻繁、關係更趨緊密,融合不可避免,但也隨之帶來一系列的合同法問題,大家應提高對相關問題的重視,對合同法和爭議的解決有個基本了解。」

宋耀紅解釋內地合同法內容,圍繞兩地合同法的差異進行深入講解,並詳述如何簽訂一份有效的合同以及如何履行合同,結合實際案例分享違約補救、打官司的方法及涉港民商事合同在內地審理程序和對合同當事人風險防範的建議等。

趙雲則針對訴訟途徑及如何通過協商、調解、仲裁來解決爭議進行深入探討。他詳述了兩地不同的仲裁制度,對比兩地在商事仲裁裁决方面的發展趨勢及差異。

他說:「仲裁由於本身機制的特性優勢,正在取代訴訟,在國際商務爭議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現在內地發生的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随後的裁決可以在內地或香港得到完善的實施和執行。」

港僑聯名譽會長梁思謀,秘書長陳志煒,司庫黃楚基,副司庫陳光明,常務副秘書長梁志明,副秘書長鄭玉蘭,青年委員會主任廖宇軒,副主任郭文義、駱鎮、余偉傑、李嘉佳等出席講座。

相關新聞
20萬新界居民共慶回歸 (2014-06-23) (圖)
王國強500萬捐浸大附校 (2014-06-23) (圖)
潮州商會迎合肥副市長 (2014-06-23) (圖)
婦協為百長者驗眼配眼鏡 (2014-06-23) (圖)
港僑聯青委講座談兩地合同法 (2014-06-23) (圖)
港九潮州公會中學畢業禮 (2014-06-23) (圖)
國際婦女會晚會慶雙親節 (2014-06-21) (圖)
王爽古箏音樂會7月4日舉行 (2014-06-21) (圖)
工商總會青年網絡批「佔中」禍港 (2014-06-21) (圖)
工商總會大埔分會「反佔中」 (2014-06-21) (圖)
南區工商聯訪佛山順德 (2014-06-21) (圖)
文教協進會板腦贈基層 成立慶回歸匯演籌委會 朱蓮芬任主席 (2014-06-21) (圖)
馬培華華建肯定中總逾百載貢獻 (2014-06-20) (圖)
港僑聯邀譚惠珠解讀白皮書 (2014-06-20) (圖)
王懷超率團訪本報 (2014-06-20) (圖)
港僑聯首長拜會梁振英 (2014-06-19) (圖)
港粵仁達聯誼會訪澳門仁協之友 (2014-06-19) (圖)
郭英成再捐兩千萬興學 黃蘭發接收 (2014-06-18) (圖)
中總慶回歸千店有折扣 (2014-06-18) (圖)
港島聯會開展義工行動 (2014-06-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團新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