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香港回歸以來,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特別是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嚴重衝擊後,香港各界人士從親身體驗中進一步認識到偉大的祖國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國際社會也高度評價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運作良好,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香港是「21世紀偉大的城市之一」。當前,香港無論政制和經濟發展都處於關鍵時期,挑戰和機遇並存。香港需按照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務實討論政改,努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增進港人民生福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白皮書指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白皮書舉出大量事實,說明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香港特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中央鼎力支持香港
回顧回歸以來的17年歷程,香港風雨兼程,挑戰和考驗接踵而至。在中央鼎力支持下,香港成功抵禦一系列外圍衝擊,推動經濟平穩發展。特別是2003年以來,中央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香港、促進內地與香港經濟共同發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支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發展;支持香港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發行人民幣債券、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奠定了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先發優勢;繼續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並推出其他支持香港金融業發展的措施;支持香港旅遊、零售業及內地港資企業發展,逐步擴大「個人遊」試點城市,為香港帶來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1.3%的增加值,創造了超過11萬個職位,佔本地整體就業的3.1%;推進以粵港澳合作為重點的區域合作,大力推動內地與港澳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大型基建項目正在建設中;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繁榮穩定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十五」、「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鞏固和加強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涉港澳內容單獨成章,並進一步明確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這些舉措對於港澳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增強抵禦外部經濟風險能力、提升港人信心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香港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制定的涉及香港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無論是政治法律、經濟民生還是社會生活方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香港政制發展處於關鍵時期
當前,香港無論政制和經濟發展都處於關鍵時期,挑戰和機遇並存。在政制發展方面,中央的立場和態度是一貫和明確的。習近平、張德江、俞正聲和李源潮等多位國家領導人都先後表明,希望香港依法如期實現普選,按照基本法規定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務實討論,凝聚共識。白皮書也強調,普選制度必須符合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經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如果治港者不是以愛國者為主體,「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就會偏離正確方向,不僅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難以得到切實維護,而且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廣大港人的福祉也將受到威脅和損害。在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各界按照上述原則務實討論,凝聚共識,就一定能夠實現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最終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國家全面改革香港角色更重要
在經濟發展方面,十八屆三中全會標誌中國的改革已邁入嶄新的時代,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人必將戰勝複雜困難,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加富庶的生活,未來的中國故事將更加精彩,也會給香港帶來更加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國家改革邁入嶄新時代之後,香港的角色不僅不會減弱,而且會更加重要,香港在「引進來」和「走出去」這兩方面所起的作用,將與日俱增,創造香港與內地更大的雙贏局面。2020年正是國家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完結的一年,三中全會列出了改革時間表,香港須在國家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找出最佳定位,進一步拓展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互惠互補、共同發展,與國家共享改革紅利。
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堅定不移地推進「一國兩制」事業,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也符合外來投資者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