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襄陽護城河。 網上圖片
蒲繼剛
在湖北襄陽生活了四十多年,如果外地人問我襄陽最好最美的地方在哪裡?我會很自豪地告訴他,襄陽最好的地方是那從秦巴山區奔瀉而來的漢水,漢水沿岸的美麗風光。那一江碧水,繞襄陽城而過,清澈而美麗,襄陽便有了「十里青山半入城,一江碧水穿城過。」的美名。
而襄陽最美的地方則是襄陽護城河邊。襄陽護城河位於襄陽市襄城區,長5060米,最寬處達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萬平方米,為亞洲最寬最長護城河。如果說一江漢水是襄陽城市身上一條美麗的玉帶,護城河則是襄陽城市身上金光閃閃的項鏈。
襄陽護城河的水源主要來自於漢水。一江漢水與襄陽護城河連在一起,環繞着襄陽城,使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在冷兵器時代,這麼寬,這麼長的護城河,加上高大、堅固的襄陽城牆,如同人造「天塹」,拱衛着襄陽,也拱衛着南中國,並雄視中原。歷史上,襄陽發生的大大小小戰爭共有200多次。我不知,在這襄陽護城河邊的廝殺又有多少次?有多少血雨腥風、槍林彈雨、金戈鐵馬的故事在這裡演繹。漫步襄陽護城河邊,望着那古老高大的城牆,碧波蕩漾的護城河水,常常讓我沉思、發呆。
在中國大地,逐鹿天下,則要爭中原,而爭中原,則要爭襄陽。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要得到襄陽,則要征服襄陽的護城河。清朝著名學者顧祖禹在他的《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說道:「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而襄陽的重要,正因為它是南北交通要道,「南船北馬」之地,物產豐沛之都,兵家必爭之要衝。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有了襄陽護城河的庇護,襄陽城池才如此堅固,便有了「鐵打的襄陽」之稱,可見襄陽護城河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襄陽歷史上歷時最長、戰鬥最殘酷的一次戰役是南宋末年的元、宋襄陽大戰。這場戰爭發生在公元1267年至公元1273年,襄陽軍民依托襄陽護城河,古城牆,持續守衛襄陽達6年之久。因為有襄陽的拱衛,南宋小朝廷依然能偏安一隅,歌舞昇平。但苟安,不思進取的政權畢竟是不會長久的。1273年,襄陽的外圍樊城失守後,襄陽失去依托,元軍渡過護城河,攻破襄陽城。
襄陽城失守,南宋的國門洞開。元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江南大片土地失陷。1276年,元軍攻下南宋都城臨安,偏安的南宋王朝崩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多少次,我漫步襄陽護城河邊,漫步在這厚重與苦難的歷史中,卻無法笑談。多少故事隨風而去,多少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襄陽護城河依然那樣美麗。
襄陽護城河河面寬如湖泊,碧波蕩漾。護城河邊上,風光旖旎,垂柳依依,這是襄陽城中最美的地方,無論在清晨,無論在黃昏,無論是春夏,無論是秋冬,這美麗的護城河,都流動着迷人的音韻。但你要問我襄陽護城河一年中的什麼季節最美,依我看,四月至五月的襄陽護城河邊,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那時的護城河河面上漂動着釵h遊船,男女老少,紅男綠女泛舟在河面上,人們和着春天的呼吸,盡情地蕩舟、歡笑。護城河邊的垂柳,是春天的豎琴,南歸的燕兒是豎琴上飄揚的音符,這音符在春天的空氣裡或上下翻飛,或舒緩流淌,或急速穿梭,彈奏出古城襄陽最美麗的樂章。
有一段時間,我在襄陽市裡學習,那正是四月末的暮春時節。在四月的黃昏裡,我總在襄陽護城河邊漫步,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着。護城河邊小巷深處的閣樓上,總是傳出悠揚的琴聲,傳得很遠、很遠。我就這樣一直走着,走到漢江邊,走到月上柳梢頭。美麗的襄陽護城河與漢江聯成一體,也從黃昏的金色變成了月光下的銀色。銀色月光下的襄陽護城河與漢江相偎相依,美麗而寧靜。漢江邊,春水、沙洲,沙洲上搖曳的蘆葦和柳樹,在銀色月光下現出一層朦朧的美麗。我依然這樣一直不停地走着,又走到護城河邊的古城牆下。星光下的護城河、古城牆巍峨、壯觀,護城河邊上,青石板鋪成的街巷裡,婀娜多姿的襄陽少女在流光溢彩的街巷裡穿梭......
戰爭的硝煙已經遠去,爭鬥中流淌的鮮血已經凝固。人們享受着安寧與幸福,追求着世俗的快樂與富足。
望着相偎相依的襄陽護城河與漢江,我常常想起關漢卿在雜劇《關大王(關羽)獨赴單刀會》中的一段唱詞:「這也不是江水,這是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幾千年來,襄陽護城河流不盡的是多少戰爭頻仍的英雄血?我不想唱金戈鐵馬,更不想唱英雄,唱英雄血!我只是想這片河水,這片土地,幸福、寧靜、快樂、安詳。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需要英雄的時代,是悲慘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