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面書通常只會闖進同聲同氣的陌生人,那天「訊息」中竟然出現一個泰文名字,點擊後即時閃出一句中文:「可以做朋友嗎?」接受了他,細看個人簡介,原來是個長相清秀的小男生,十七歲。問他:「你懂中文嗎?」回答「是」,那就引起好奇心多問幾句:「學校有教中文?」
回答「是。學校設有中文課,教簡體也教繁體」。
說他父母都喜歡中國,他自己也打算畢業後到中國工作。
要交中國朋友的原意也就明白了,才相識,還沒深入交談,可是已覺得這個好學的泰國少年多可愛。
從而聯想起好幾個身邊朋友移民和留學外國的兒女,移民朋友的女兒A和另一個朋友在英國留學的兒子B,同樣都是十七歲,閒談時AB家長提及他們的兒女不懂中文,就令我感到有些意外。A由於自幼聽慣父母外語交談,連自己母語都說得不好;B入讀國際學校後,幾乎連自己的中文名字都寫不出來。奇怪是兩個家長似乎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可是什麼時代了?上世紀,我們聽過「竹升」的故事,是謔笑當年有些移民外國的下一代,中文外文都說得不好,像「竹升」一樣兩頭不通,今時今日,這樣的年輕人還存在,還不跟時代大脫節!
過去,外文好,中文欠佳,一紙外國文憑來到香港還算寵兒,甚至那句「我不懂中文」也成了身份象徵;今日「我不懂中文」怕會成為笑話了。數年前,看過一則新聞,某家在港外資大行欲晉升某高級職員到內地的公司當行政總裁,最終就因對方的中文不濟而落選。試向各大機構查探一下入職條件,看看外文一百分、中文欠通順的,跟精通兩種語文的入職機會佔了多少百分比?近年回流風氣日盛,別說外國華裔學生畢業後未必容易在外國找到工作,就算是外國大小機構,近年也都順應時勢,需要他們黃臉孔的員工懂中文。
真不知道國際性聚談時,看到不同國籍的朋友中文說寫好過自己,我們的留學生會不會感到尷尬,同時他們的家長又會有什麼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