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在倫敦外出吃頓飯,所費不菲。
香港朋友極力推介,要嚐一下倫敦某會所中餐館的龍蝦,所以及早訂了枱。
當進入倫敦時,與接待我們的朋友通話,她一聽該中餐館的名字,就驚嚷:「這間中餐館?攞命的貴呀!」
一句「攞命的貴」,不知「攞命」攞到甚麼程度?只好打住,改往唐人街另一家較有口碑的中餐館用餐,若然折算港幣,也不算很貴。
倒是「攞命的貴」是搭的士,從住處到唐人街乘的士來回(約從尖沙咀到旺角的車程)竟花去三十鎊(折合港幣約四百元);坐地鐵幾個站,折合港幣也三十多元,交通費相當昂貴。
英國朋友愛吃牛油果,她在街市買的牛油果算是便宜了,才一英鎊一個;回港一看,香港超市賣的牛油果,同樣價錢就有兩個了。我們天天埋怨香港物價通脹,如果跟英國比較,你就會覺得香港可愛了。
當然住房之貴,香港與英國是不遑多讓了。
英國威廉王子伉儷,被揭住所肯辛頓宮去年的裝修費,花了四百萬鎊(約五千三百萬港元)的公帑,比原先估價超出三倍。而且豪裝後的豪宅,可能又未必用得上,凱蒂為了讓喬治小王子在家接受教育,可能遷往皇家鄉村莊園,居於英女王送的大宅。一向表現親民的王子夫婦,此時此刻爆出「公帑豪裝巨宅」,顯然不夠醒目。
英國實行緊縮政策多年,大批英國青年仍是「無殼蝸牛」,儲不了首期,正面對難以買樓上車的困境。王子夫婦動用巨額公帑裝修,觸動國會及民眾神經,民眾一面倒炮轟威廉夫婦行使特權。
在倫敦工作數年的世侄,是電腦專業人士,他與香港同職位、同年齡群組比較,薪酬差不了多少,他們搵的是港幣價值的錢,花的卻是英鎊價值的物價,可說是搵幾多用幾多。
土生土長的英國年輕人,能夠買樓上車的,大部分靠父母及早投資,靠自己儲錢買樓?當然遙遙無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