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是豹翁的新聞小說。挖掘內幕,甚為可觀。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楊國雄的《香港戰前報業》,有記一九三五年《工商晚報》總編輯黎工佽遭槍擊喪命事件,看後深覺楊國雄所握資料之豐富和翔實。我對楊國雄說: 「黎工佽和蘇守潔都是當年小報《探海燈》的辣筆,你既寫了黎工佽,對蘇守潔之人間蒸發,快找資料寫出來吧,以『一新』我們的耳目。」
蘇守潔之死,楊國雄大作還沒出籠;蘇守潔之身世,楊國雄亦未「拼」出一幅圖畫來。這或者,蘇之失踪案,還待新資料出土吧。蘇守潔筆名為豹翁,成書有《黃鶴樓感舊記》、《五年前之空箱女屍案》、《文豹管窺》等,報上文章,多已散佚了。
《探海燈》為關楚璞主理,黎工佽和蘇守潔都是該小報的健筆,專揭廣州官場黑幕,批評時局,月旦執政人物,毫不留情,得罪當道,自是難免。李家園的《香港報業雜談》,記述了兩個傳聞,指粵當局曾囑蘇守潔「勸告」黎工佽「筆下留情」,可是蘇守潔並無「斡旋」,反而日日掏腰包請黎工佽飲茶食飯。黎工佽仍握鐵筆,大張撻伐,終罹殺身之禍。
後來經辦此事的人一查,蘇守潔並無遵「諾言」,於是誘之赴穗,邀宴於白鵝潭菜艇,乘飲飽食醉之後,以石縛其身,沉之潭底。另說廣州治安當局偵破空軍太太怒殺妾侍一案,聘請蘇守潔據之撰小說,稿費先付。蘇守潔卻久不交稿,惹怒政要,終使人殺之於荒山石井中。那位政要,據云是廣州公安局長何犖。此人「壓制新聞自由」,不滿香港小報的揭醜,遂禁制入境,被《探海燈》封為「殺人王」。
正如楊國雄所云,報人因政治而受襲擊的往往都是無頭公案,捉到下手兇徒,亦查不出元兇。蓋刺殺令之出也,多一層一層的下達,下手者根本不知主謀是誰。黎工佽一案是如此,蘇守潔因屍骨無存,更是尋不出真兇和刺殺動機。
近因四尋蘇守潔的生平資料,被我發掘了他一些資料出來。早年,蘇守潔曾任南方軍閥龍濟光的秘書,後來在台山一中擔任國文老師,有學生李雲揚如此描述:
「......其中一個位國文老師對我一生影響較大。他姓蘇(蘇守潔),原是老秀才(或舉人)......寫得一手好字,是個崇拜桐城派古文的舊文人,頗有舊時名士風采。他會打猴拳,喝醉酒就發酒瘋。一次因不如意,他竟在校長辦公室前大罵,甚至打碎了玻璃門。」
蘇守潔的性格和「風采」,李雲揚寫得惟妙惟肖。其後蘇守潔入了廣州報界,主理《新國華報》的「黑豹副刊」,所謂「豹」,就是豹翁。自此豹翁之名遂響。來港成了《探海燈》的台柱,並在《工商日報》、《工商晚報》握筆為文。在這時,認識了黃飛鴻徒弟林世榮的弟子朱愚齋,授之以文,一介武夫的朱愚齋,也就拿起筆來,寫了《粵派大師黃飛鴻別傳》、《少林英烈傳》等書來。
豹翁之死,料成千古懸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