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琦
冬瓜茶這個名字,過去只在台灣小說或電影裡才會出現,是年輕人約會逛夜市人手一杯的必持飲品。後來,隨着兩岸文化交流的增多,冬瓜茶也開始於內地各地流行,曾有一段時間,街頭的露天茶座都少不了冬瓜茶的供應。淺褐色的甜汁被盛在透明玻璃杯裡,上浮着碎冰塊,搖起來叮叮作響,人們坐在塑料軟椅上用吸管啜飲,吹着涼風談天,既慵懶又愜意。
冬瓜若是作為蔬菜,很多人都不愛吃,覺得其性淡薄,食之無味。市場上的小販,也都是把體形碩大的冬瓜剖開來賣,除了偶爾有主婦買一小塊,合以排骨一道燉湯,極少有人單獨買冬瓜來做菜。然而,很多不吃冬瓜的人卻對冬瓜茶情有獨鍾,視之為清火養顏、潤肺化痰的清涼飲品。就像民間的許多小食的產生,都有一段曲折不為人知的故事一樣,把冬瓜加糖熬成甜汁作為飲料的創意,已不知出自何時何地何人之手。它可能是一個主婦在煲冬瓜湯時的無意發明,也可能是一個處於困境中的貧者為謀生計的靈光一現,又或是病人在清火調養時的弘揚發揮。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能把美味、養生及休閒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需掌握一定的生活哲學。畢竟,能造就一道美食佳作,需要對人和食材的關係有着深刻的了解。
南方的夏天炙熱潮濕,飲食稍不注意,就會出現眼睛紅腫、喉嚨乾痛之類的「上火」症狀。冬瓜的食性偏涼,有祛熱消暑、解毒利尿的功效,因而常被作為清火養生的食材。冬瓜茶是取新鮮的冬瓜,除淨裡面疏鬆的瓜瓤,切成小塊,用紅糖漬出一部分水分,再入鍋以小火慢炒,熬煮成滋味獨特的冬瓜甜汁,飲之不僅清涼去火,亦有幾分浪漫氣息,很受時尚男女的歡迎。由於冬瓜茶是頗具人氣的街頭飲品,還有商家將冬瓜汁濃縮,製成茶磚,兌水後即可飲用。這種便攜且可久藏的冬瓜茶磚,也是冬瓜茶能夠推廣開來並風靡各地的一個原因。
不過,現煮的冬瓜茶與茶磚兌製的冬瓜茶,兩者的香氣和口感都無法相提並論,真正知味的人要考究一間街頭小舖的冬瓜茶是否正宗,就會從這一環節進行判斷。冬瓜要新鮮,炒製的手法要嫻熟,熬煮出來的冬瓜茶口感才會細膩甘潤、清香不俗。店家把濾掉渣滓的冬瓜茶置於冰箱裡冰凍,有人買才斟出一杯,讓人一看就有一種冰涼沁心之感。輕啜一口,在獲得一種甜蜜的驚喜之餘,回味時,還能感覺到唇齒上殘留的冬瓜餘芬,連吐氣都變得清爽清新。
冬瓜茶是與夏季搭配的一道清涼景致,若是天冷時節喝,味道則會大打折扣。但是當暑熱難耐之際,來上一杯,整個人就會瞬時清爽,變得活力十足。炎熱的苦夏,有冬瓜茶的滋潤陪伴,也讓人多了一分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