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史上肅貪是與非


放大圖片

馬承鈞

一場轟轟烈烈肅貪風暴正在神州全面展開。十八大以來落馬「大員」就有劉鐵男、蔣潔敏、李東生、李崇禧、劉志軍、薄熙來、徐才厚、蘇榮、令政策、萬慶良等等數十名,對此戰績,全國上下拍手稱快,落馬贓官身敗名裂,隱藏污吏人人自危。

上述成就的取得,中央巡視組功不可沒。現實是歷史的傳承,這一形式既是反腐情勢「倒逼」所生,也是中國古代肅貪智慧的延伸。讀史可知,以「巡視」形式排查貪腐在四千年前父系社會就見雛形,堯舜禹時代已有了「天子巡狩制」。毋寧說,自人類社會以來,正義與邪惡、廉潔與貪腐的較量就如影隨形從無停息,「巡視」形式也貫穿始終。

2200年前的秦始皇深諳吏治的重要,他在朝廷設立「監察使」,今天通行的「監察」一詞就是那時遺傳下來的。秦時對貪官量刑很重,《秦律》規定:「通一錢者,黥為城旦」,受賄一個銅錢就要接受臉上刺字、修城牆服苦役的懲罰。

到漢代,中央政府設監御使,其官衙叫御使府,御史大夫層級同於丞相。漢文帝劉恆執政時,見御史監察不力,還派出心腹下各地巡視,稱為「刺」;其孫劉徹(漢武帝)繼位後遵循此法,正式設「刺史」,類似今天的「反貪局」。劉徹還建立「言事變」制,鼓勵基層官員和民眾越級舉報贓官。以後還有了「公車司馬令」機構,接待舉報者;地方上置「登聞鼓」,供百姓「擊鼓喊冤」。

唐代將御使府升格為御史台,《唐律》規定:官員在轄內收受居民財物或向百姓借貸、役使人力,均以貪污論處。貞觀四年(631),明君唐太宗大赦天下,公告罪無輕重包括死囚一律赦免,卻特別聲明:「枉法受財之贓官不在赦列」,不給貪官活路。李世民重用賢臣,對直諫敢言矢志反腐的宰相魏徵褒獎有加,魏徵去世他親撰碑文:「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知得失......」

古代御使位高權重,手握「彈劾」和拘捕大權,讓贓官不寒而慄。巡查作為一種制度文明,令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大為讚歎:「中國延續一兩千年的文官制度很先進,堪稱政治文明偉大創舉。」

隋朝開創者隋文帝楊堅不啻從源頭治理腐敗,還狠抓官員的日常管理。他令親信「密查百官」,對貪腐者嚴懲不怠,他還獨創「釣魚」法鐵腕反腐:派人暗地向可疑官員行賄,一旦受賄,即行處死,引不少贓官上u,「以賄伏誅」。受賄成本如此之高,隋初的腐敗風迅速消釋。

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對貪腐也深惡痛絕,登基伊始就嚴懲腐敗,規定贓官與殺人犯同罪。他還在各州府特設「通判」一職,監督知州,直接向皇帝報告。建隆三年(962)趙匡胤下詔,「官吏盜公物據為己有者,贓滿五貫文者處死」。彼時縣令月俸十至二十貫錢,貪五貫就獲極刑,自然令貪官膽寒。

肅貪需要強有力的執行者,反腐先鋒「包青天」剛正不阿、鐵腕肅貪的故事傳頌至今。他任監察御史時上書宋仁宗,要像唐太宗那樣重視諫官、採納諫言。為懲處貪贓枉法的皇親國戚,他不顧個人安危多次仗義執言「直逆龍鱗」,終將郭承祜、王逵、李昭亮、嚴土良等一幫贓官拉下馬。包拯寫過一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做u。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悲。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凸顯其肅貪決心。

吏治最嚴的乃明太祖朱元璋。這位放過牛的草根皇帝最恨貪官,他上台後誅殺贓官十多萬,二品以上高官就達152人。老朱還准許民眾將贓官直接綁赴京城問罪,「敢阻攔者,全家族誅」。貴州黔陽縣安江驛丞李添奇,是管理驛站的末流小吏,卻「恣意妄為,貪污受賄,害民不止一端」,被百姓綁縛入京,聽罷案情,朱元璋即命人砍掉其腳趾。清朝也鼓勵百姓越級上告,甚至可直接攔皇帝龍駕,宣佈「凡扣壓平民上書者,全家族誅」。雍正帝肅貪更猛,派欽差大臣代表朝廷巡查各地,查出貪官就地免職、索賠、抄家直至殺頭。

可惜,儘管如此,古代的腐敗卻「濤聲依舊」,甚至越反越腐、越打越多。明代就冒出嚴嵩、劉瑾、魏忠賢等一批「大老虎」,朱元璋哀歎「奈何朝殺而暮犯?!」1644年亡國時,闖王李自成在北京官宦之家搜出銀子幾千萬O,遠遠超過國庫存銀!

徒喚奈何的君王們頻頻使出新招。五代十國時南漢國王劉鋹,見滿朝貪腐成風,認為官員所以大肆斂財,是要為子孫留足家財,於是下旨「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意思是誰想當官就把他閹(割去生殖器)了。劉鋹以為,沒有後代就不會貪腐了。這餿主意雖有「反腐」初衷,但有違人道、太過荒誕,終難推行,南漢於是每況愈下,不久便滅亡了。

史上良相廉臣多多,如晏子、西門豹、魏徵、狄仁傑、寇準、范仲淹、饒虎臣、海瑞、況鍾、紀曉嵐、張伯行、于成龍......東漢時羊續任南陽太守,將府丞送的魚懸於屋簷,表達拒賄心跡,被譽為「懸魚太守」。明代賢臣于謙進京前賦詩:「絹帕蘑姑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他們的美德高山仰止,他們也想剎住腐敗風,但大氣候決定,誰也無力挽救這一根深蒂固的腐敗魔咒。

究其原委,先天不足的封建體制,是導致「越反越腐」的禍首。歷代的監察制和刺史、欽差大臣均隸屬封建王朝,不可能從根本上遏制和剷除腐敗,誠如人云「適當的貪腐是專制王朝運轉的潤滑劑」。縱然各朝肅貪招數頻出,囿於體制原因,終歸逃不出虎頭蛇尾、功虧一簣的宿命。

「君臨天下」的皇帝的「反腐」,出發點乃是穩固自己的寶座。毋寧說,其本意不在反腐,只要你效忠皇上,貪與不貪並不重要。戰國時秦王讓王翦率兵打楚國,問王翦有何要求,王翦直言要良田美宅。秦王聽罷很高興,有人問王翦何出此言,王翦笑道:「我這麼說,大王就不會猜疑我,我只是喜歡錢財,不會謀反啊!」

歸根結底,封建體系是滋生腐敗的溫床,獨權制度是誘發邪惡的淵藪。制度有病,壞人變得更壞,好人也會變壞。清朝的和珅,曾是一名清官,還曾奉旨查處別的貪官,後來自己卻變成一隻超級「猛虎」。據查,乾隆年全國財政收入六七千萬O銀子,和珅的家財竟超過國庫十年總和,罪大惡極,嘉慶帝只好賜其白綾,命其自裁。

今非昔比矣!今天是法治社會,我們的反腐倡廉,是為了中華民族江山永固、長盛不衰的千年大計,高層更用「致命傷害」、「亡黨亡國」來警示腐敗的潛在危險。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只要真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打,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反腐風暴贏得全勝就不是夢!■ 網上圖片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史上肅貪是與非 (2014-07-22) (圖)
來鴻:花兒不走 (2014-07-22) (圖)
薄扶林故道 之十四 (2014-07-22)
畫中有話 (2014-07-22) (圖)
生活點滴:天 氣 (2014-07-22)
豆棚閒話:刻薄家 (2014-07-22)
歷史與空間:宋代舌尖上的節儉之風 (2014-07-16) (圖)
書若蜉蝣:閱讀七等生 (2014-07-16)
生活點滴:殺「羊羔」.頂牛 (2014-07-16)
心靈驛站:最 美 (2014-07-16) (圖)
試筆 :比 (2014-07-16)
手寫板:釣 魚 (2014-07-16) (圖)
歷史與空間:封建官場生態倒逼出來的「怪胎」 (2014-07-15)
豆棚閒話:裸奔的足球與足球的裸奔 (2014-07-15) (圖)
畫中有話:反法西斯 (2014-07-15) (圖)
薄扶林故道之十三 (2014-07-15)
來鴻:鄉間祖母的格言 (2014-07-15)
生活點滴:太湖三白 (2014-07-15) (圖)
歷史與空間:讀 碑 (2014-07-09) (圖)
書若蜉蝣:錯亂長句七等生 (2014-0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