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這故事有點出人意表,新聞界有位朋友凌晨放工,經過銅鑼灣的渣甸坊,看見兩名金毛青年「挾持」着一位腳步浮浮長者,直覺認為是「打劫」。新聞界朋友於是在後監視,正撥電話報警時,前面已有警察出現,原來是金毛青年的同黨去把警察找來,這幾名「熱血金毛」正在救助暈倒的伯伯。看來有些事情不能單看表面。
日前從旺角乘搭970巴士返南區,本人坐在車門旁的單個側座,因而讓我無意中瀏覽車內人物百態。
一位坐在對面的秀氣女士,咿咿呀呀講電話的聲音,先吸引了我的視線,這是有語言障礙的「殘疾人士」;一位南亞裔男子,向司機查詢薄扶林道郵政局,坐在我附近的一位白領男,聽懂了對方的意思,不厭其煩作出指導,白領男的熱心,也引起了我的關注。
在蒲飛路口一站,該白領男也下車了,此時此刻,對座有語言障礙的女士,突然指着白領男的空座,咿咿呀呀的大叫,原來空座留下一疊百元鈔票,估計有好幾百元。此刻看到這疊鈔票的,還有我和失主鄰座的青年人,一時間大家都不知所措。
巴士正要開動,在這電光火石間,我想,若要送還失物,要快!馬上喊停了巴士,因為我對這位白領男有過關注,認出他的衣着顏色,着青年下車追趕失主,青年人也義不容辭下車去跑,司機、乘客也在關注這動情一幕。失主這回確是好人有好報了。
青年人送錢後跑回車上來,我們三個萍水相逢的人,合力做了一件好事情,大家相視一笑,陌生的心靈擦出了火花,興奮在平靜中發酵。
路不拾遺、見義勇為、扶助弱小,這些優良品質,香港人還是可以驕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