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茶。網上圖片
戴永夏
初識濟南,是從讀《老殘遊記》開始的。在這部三十九回的紀實小說中,雖然只有二、三兩回集中寫濟南風情,但字字句句,透射着濟南的高雅;點點滴滴,映現出濟南人的風流。讀罷掩卷而思,連心靈也被風雅熏染。
在該書第二回中,老殘一到濟南,就被這裡的山光水色陶醉了:「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遙看千佛山:「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再看大明湖:「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台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單是這幾段點睛式的描繪,便把仙境般的濟南生動、真實地展現出來,那般風雅,那般秀美;令人叫絕,讓人沉醉,使人在心馳神往中,感受到大美的洗禮......
該書第三回,寫了老殘到黑虎泉邊喝茶的情景:「再過去,有一個大池,池南幾間草房,走到面前,知是一個茶館。進了茶館,靠北窗坐下,就有一個茶房泡了一壺茶來......」然後他一邊品茗,一邊從窗口俯瞰,但見那滔滔不絕的黑虎泉水,從石雕的老虎口中噴出,大聲咆哮着流入護城河中......劉鶚的這段描寫,看似平淡隨意,卻勾畫出濟南的飲茶習俗。濟南的茶館,多設在泉邊湖畔,周圍環境優美,內部陳設講究,烹茶取自泉水,茶具精緻高檔。客人來到這裡,一邊賞泉觀景,一邊品茗聊天;或談詩論文,或評點書畫,或彈琴撫瑟,或打牌下棋......喝茶的意義,已不僅是提神解渴,消閒除乏,更是一種自發的文化交流和高雅的藝術享受。
其實,濟南人不但茶俗雅韻十足,酒俗也雅得出奇。若在盛夏季節,來到大明湖畔,還會看到「碧筒飲」的「奇觀」。此時,一些文人雅士相聚湖邊,採來荷葉,盛上美酒;再刺穿葉心,使與莖通。眾人輪流從荷莖末端吮吸美酒,那滋味清香可口,妙不可言,謂之「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作詩贊曰:「碧碗既作象鼻彎,白酒猶帶荷心苦。」一碗荷葉酒,就讓這些文士們酒編織得如此浪漫,飲啜得這般銷魂。這樣的風雅遊戲,真如仙人作樂。
更值得稱道的是,該書還寫了藝人說鼓書的精彩場面。第二回中,劉鶚寫的黑妞、白妞演唱山東大鼓的情景,就極為生動傳神。當寫到風雅無比的白妞說書時,但見她「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到極高處,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然後越唱越低,越低越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低過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白妞唱得如此絕妙,聽眾更是聽得入迷:「每次聽他說書之後,總有好幾天耳朵裡無非都是他的書,無論做什麼事,總不入神,反覺得『三日不絕』,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這段精彩描寫,將白妞高超的演技刻畫得淋漓盡致。它既代表了濟南詞曲藝術的高峰,又彰顯了濟南民間文化之普及,並從一個側面詮釋了濟南是名副其實的「詞曲雜唱勝地」,「曲山藝海」之鄉。有着如此濃郁的文化氛圍,濟南愈顯大氣高雅;生活在如此環境中的濟南人,也渾身洋溢着風雅之氣。
《老殘遊記》中,有一個情節更令人感嘆。第二回中,寫老殘在大明湖邊遊覽,看到街上貼出「說鼓書」的海報。他「一路走着,一路盤算。只聽得耳邊有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走到街上,聽舖子裡櫃枱上有人說道:『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是我告假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濟南城裡,普通百姓都爭相聽書看戲,談詞論曲,這才是更加令人感歎的風雅!一座城市,不論古今,出幾個文化精英引領風騷,有一批文化人在唱酬應合,原也不足為奇。但為了聽鼓書,販夫走卒寧肯放下生意,店舖的店員爭相告假,全城百姓都「聞風而動」。這種文化的深入普及,這種平民身上的深厚文化素養,卻不是哪裡都能見得到的。
一座城市的風雅主要在文化,而文化的風雅又主要在民間。濟南固然出過李清照、辛棄疾那樣的藝術高峰,有「濟南名士多」的美譽。但真正文化的風雅,絕不僅僅體現在文化氣息濃厚的文人雅士圈子裡,而是更多地體現在平民百姓的平凡生活中和日常倫理裡。這樣的風雅才植根深厚,影響深遠,才最值得稱道!
有了這樣的風雅,美麗的濟南更加瀟灑、可愛,讓大詩人發出「羨煞濟南山水好」(元好問)、「濟南瀟灑似江南」(黃庭堅)的感嘆;
有了這樣的風雅,樸實的濟南人更加受人尊敬,也令外地人更加羨慕:「日日扁舟藕花裡,有心常做濟南人」(元好問)......
啊,身為濟南人,朝夕生活在風雅的濟南,是福氣也是緣分。這怎能不令人由衷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