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淼
跟隨父母生活在那個濱湖的小城,我很早就學會了游泳。那時候小城裡的水真多啊,特別是剛剛下過大雨之後,不僅馬路兩邊坑滿壕平,甚至在田間地頭,居然也時常能夠逮到各種各樣的魚蝦、老鱉和黃鱔。夏天,無疑是我們這些喜歡玩水的孩子最喜愛的季節。但是,私自下水卻從來都是不被父母所允許的事情,而我又常常抵擋不住下水的誘惑,所以,游泳也就成為與父母之間「捉迷藏」的過程。
在我的童年時代,學游泳本來就是男孩子的必修課,而游泳本身也的確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情。一般小孩子大概都是從「打彭彭」開始,走上自己的游泳生涯的。他們先是受到大孩子的蠱惑和慫恿,渾身脫個精光,壯着膽,小心試探着一步步走進水中;進而閉眼、閉嘴、屏住呼吸,爬在水面上手忙腳亂地不停划動。等到終於可以從水面上探出頭來,上下扒着水,用腳面擊打出一個個水花,慢慢向前滑動自己的身體了,游泳的第一步--「打彭彭」即大功告成。學會了「打彭彭」,後面的步驟相對容易了許多,什麼仰泳、蝶泳、自由泳,根本不用花費多大工夫,也都一一學會,游泳的樂趣漸入佳境。
不過,這種自由自在泡在水裡的日子並不能維持多久,曬黑的皮膚和衣服上時時沾染的泥水,很快即被父母看出破綻。父母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除了痛打一頓,以示懲戒之外,父母很快為我制訂出新的「規章制度」。而我每次放學回家的時間稍晚一點,就要接受父母嚴格的檢查和盤問。另外,他們還有一個屢試不爽的辦法,那就是用指甲在我的胳膊上劃一劃,只要出現一條明晰的白印子,再怎麼解釋終歸無用。他們也會突然出現在我經常活動的水域間--因為游泳的區域畢竟有限,一到水邊,準能將我生擒活拿。游泳,從此成為我挨揍的最常見的原因。
但是,我要上學,父母也要上班,他們不可能每時每刻跟着我,而我,當然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會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所以,儘管父母看得緊,懲罰也很是嚴厲,但我還是能夠找到一些不為父母所注意的時間,和那些被父母稱作「狐朋狗黨」的小朋友們一起,嘯聚在大大小小的河溝與池塘中,盡情地享受嬉水之樂--我們比賽誰游得遠,誰游得快;我們玩「捉迷藏」,玩「木頭人」;我們分成兩派打水仗;我們站在城北碼頭的大橋上筆直地往下跳,稱之為「跳冰棍」......。現在回想起來,我還不免有些後怕,那些令人留戀的水中遊戲,雖然當初玩得熱鬧、玩得痛快,卻也的的確確是在冒險呀。
前一段時間,表弟結婚,我和父母又回了一次小城。婚禮結束後,我們驅車在小城中四處轉了轉。但見小城內街道整齊,樓房儼然,自己熟悉的那些河溝和池塘早已無跡可尋,就連城北的碼頭也被封閉得嚴嚴實實,根本無從進入了。我在慨嘆世事變遷之餘,也恍然明白,我們那一代「野孩子」的遊樂和嬉戲,再不可能在今天的孩子身上重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