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富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細價樓興旺到何時?


放大圖片

■有調查指,約四成受訪港人料樓價明年續升。 資料圖片

張宏業 山西省政協委員、特許測計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

香港政府於本月中發布《2014年半年經濟報告》,本土經濟繼續放緩,GDP錄得三年來首次按季下滑0.1%,只有1.8%增長,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年中估算3%至4%下調至2%至3%,比再修訂後的CPI之4.4%,還相距1.4%以上。

但同時樓價卻反覆向上,無論官方或民間統計都顯示樓價錄得歷史新高,尤其細價/細碼物業更跑贏大市,成為升市火車頭。連續三年,中大香港亞太研究進行港人對未來一年樓價看法訪查,在剛剛發布的8月訪問結果中顯示約四成人料明年樓價續升,當中約54.2%及20.4%受訪者相信樓價仍可上升5%至10%和10%至20%,看升的比率還比政府推出「雙辣招」前更高,這一股「樓價上升預期」的推動力可能短期再推高樓價。

在這次新輪樓價升潮中,投資者/自用者對細價物業尤其鍾情,無論住宅的一房或「開放式」單位、旺區商場的一/二樓微細商舖、二線商業大廈的細型辦公室、整層倉庫/工廠分割成「迷你貨倉單位」或整個停車場停車位零售等等都受到熱捧。一手發展商開售新盤時,每每以一房或「開放式」單位作為宣傳重點,其中每呎叫價更高於大型單位,同區的二手業主見到細碼單位銷售成績理想,採取「零議價」或「少於5%議價」態度去求售,形成近月二手市場內的細價單位或大型屋苑(無論私人或居屋)內的一房或「開放式」單位均錄得「破頂」新呎價。

大業主多以約5%的首年保證回報率去開售細價商業/店舖/工業單位,投資者感到手中資金沒有其他更高回報率的出路紛紛入市,令到7月、8月間工商業「劏細」單位成交空前活躍,一些銀行/財務公司為投資者提供高於五成的按揭服務,使這些「大變小」的變賣活動被推到最高峰。無可否認,首年保證的5%回報率的確優於同類的中大型單位,且相比銀行收取的2%至3%利率還有2%以上淨回報「落袋」。

細心分析,大家不難發現工商/住宅細價單位買賣是兩種不同的行為,工商單位主要是「套息」的投資行為,但住宅單位是源自用者的剛性需求,後者來得較實在且長久。

當投資者買入工商業單位時,他們都是看中其短期升值潛力,盡力於保證回報期的一年內轉售圖利,每每輕看長期升值可靠性。在首年內,大業主會協助小業主放租單位,如租金不及售價的5%時,大業主唯有補貼租金差額最多一年。但當一年過後,如果商場/貨倉整體經營不好令租客無利可圖離開,則租金水平只有下跌勢頭,小業主真正可以收取回報率會不及被保證水平,形成商業單位不能保值。

商業樓宇長遠價值看租金

筆者的行業經驗告訴大家,商業樓宇的長遠價值要看租金走勢,而租金水平能否持續向上則視乎物業管理、整體租務推廣、該物業地區商務變化、附近地區同類競爭等等。眾多因素中尤以地區人流多寡和物業整體管理兩項最重要,投資者入市時必須具體分析。

相反地,今波細價住宅熱潮是來自自用的剛性需求大於現時市場供應量,但長期還看本土經濟/政治形勢變化。人大常委會新近確立未來政改的清晰框架,這有助未來特區的政治平穩發展。當政治形勢明朗化後,整體社會注意力會重回發展經濟上,未來經濟發展可望重回正軌。既然人大常委會於聽取特首報告和不同政見人士意見後,正式通告未來政改的整體框架,市民應停止不必要爭抝而將集中注意力於如何落實普選下任特首,再看未來政治發展逐步實現理性政治改革發展。

巨大的剛性需求源自回歸後的17年間,新婚數目遠遠大於同期住宅落成量。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由1997年至2013年期間,兩者差距超過四萬間,還未包括海外買家尤以內地買家為主的持續外來剛性需求。再者,全球發達地區都出現家庭結構的變化,每戶人數愈見減少,香港家庭住戶平均人口由1997年的3.3人下降至今天的少於2.9人,亦造成新的房屋需求。

剛性需求支持「有價有市」

現在人的婚姻觀念已出現巨大變化,社會出現了單身,結婚後不養育孩子,離婚等等都利好細碼單位的未來需求因素,也難怪一手新盤/二手樓宇中這種單位需求殷切,誘使業主「善價而沽」。這個供需缺口要待2015年後住宅供應量回復平常水平時才可望紓緩,短期內細價住宅樓仍會是「有價有市」。

最後,商業細價物業是視乎物業自身質素、管理水平及租金走勢,但住宅單位是視乎整體供需情況及同區市場情形。無論如何,整體樓價已處於高企水平,投資者/自用者應量力而為,要較看重長線回報呢。■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細價樓興旺到何時? (2014-09-02) (圖)
意大利經濟為何積弱難振? (2014-09-02) (圖)
資金避走美債 無關美國復甦 (2014-09-02)
內地穩貨幣穩增長不改 (2014-09-02) (圖)
美就業表現指引加息 (2014-09-02) (圖)
百家觀點:歐洲經濟弱 短期料再「放水」 (2014-08-29) (圖)
美就業市場決定加息時間 (2014-08-29)
內險股逐步轉向由價值主導 (2014-08-29) (圖)
熱點透視:歐洲財政刺激實現機率渺茫 (2014-08-29)
高端白酒觸底跡象顯現 (2014-08-29)
百家觀點:歐元區料成全球量寬主角 (2014-08-26) (圖)
中國鋼鐵增產 煤炭產量進口出奇雙降 (2014-08-26)
不確定因素多 耶倫不想提早加息 (2014-08-26)
澳門博彩業須尋新增長點 (2014-08-26) (圖)
亞股有望引領下半年走勢 (2014-08-26)
百家觀點:加息預期升溫 寬鬆政策不變 (2014-08-22) (圖)
俄羅斯經濟難以復甦 (2014-08-22) (圖)
大鱷窺伺 港經濟須居安思危 (2014-08-22)
內地汽車業有望重新整合 (2014-08-22)
私人地段樹木監察存漏洞 (2014-08-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富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