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自香港回歸以來,一直按照基本法「循序漸進」原則發展民主,與港英時代相比有巨大進步。可是,反對派以自己的尺度去量度別人;而當別人的尺度不符合他們主觀意願時,便自詡高踞所謂「道德高地」,反過來指責別人的尺度不正確。不過,「高地」和「落地」是兩回事。政改要「落地」,便不是喊口號、搞遊行示威就成事,而是必須合法、合理、合情,並確保行政長官候選人愛國愛港。綜觀一年多的政改討論,反對派完全沒有考慮中央立場。最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不得不明言,不能以反對派能否「出閘」作為普選的準則。
有一點一直令筆者疑惑:當反對派被問及為何反對立法會功能組別而又派人參選時,他們的說法是爭取民主要「寸土必爭」;但當市民有機會一人一票選特首,他們又寧可杯葛政改方案,硬要中央答允他們的訴求。只要讀者細心思考,不難發現這個矛盾的所以然:如果他們真是那麼「民主潔癖」,一定要跟隨所謂「國際標準」,他們便很應該一併杯葛他們口中的「小圈子」立法會功能組別,不派任何人士參選。相反,如果他們主張「寸土必爭」,那麼就應該支持人大決定。儘管人大決定未盡如他們意願,但畢竟能普選比現在的選舉方法進步。無奈地,他們卻高調宣稱綑綁式反對政改方案。
反對派「民主」乃雙重標準
上述矛盾凸顯了反對派的民主論述乃雙重標準。通常出現雙重標準背後都有利益作祟。為什麼反對派反對功能組別又參選功能組別?因為這樣符合他們的利益。為什麼他們要拉倒政改方案?因為這樣也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指責中央「撕破假面具」,又聲稱「香港人感到被出賣」......他們到底是罵中央還是罵自己呢?政改一役,反對派撕破戴上三十年的民主假面具,出賣了多年來一直支持民主發展的香港市民,赤裸裸地展現了他們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寧可犧牲一次改變的機會。
若讀者留意反對派近期的論述,不難發現他們的說法愈來愈古怪。最離奇莫過於「選民授權論」。反對派不下一次表示,擔心若通過政改,可以透過選票去把選舉合理化。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嚴重侮辱了香港人的智慧。首先,他們荒謬地假設了選民會盲目投票。投票與否乃個人決定,沒有任何勢力可以強迫或欺騙選民投票。筆者無法想像,如有選民不真心支持某一候選人,他會花時間去票站投票。其次,今次人大常委會確立的普選框架,並沒有規定白票的處理問題,也沒有規定當選門檻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港人自行決定和解決,而這些問題才真正關乎普選的具體操作,才是決定最終由誰來當特首的關鍵。再者,李飛副秘書長也說了,反對派之中也有愛國愛港的人士,就是要區分「反對派」和「同中央對抗」這兩個概念。任何派別的人士只要愛國愛港,仍有參選的機會。
簡單來說,反對派感到未能在政改上分一杯羹,於是老羞成怒,想一拍兩散。從李飛副秘書長的講話,我們可以得知中央早已摸清反對派的意圖,所以才會有「不以反對派能否出閘劃線為國際標準」一說,甫出手即撕破了反對派的假面具。筆者希望反對派議員們,激情過後再想清楚,政改是否真的「無路行」呢?希望反對派不要再賣弄政治伎倆,真心誠意推動政制向前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