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普選問題一錘定音,明確了行政長官普選的原則和制度框架。輿論認為,人大決定完成了政改「五步曲」的第二步,如果順利走完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法定程序,香港500多萬合資格選民就可以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新跨越。人大決定既是一項重大法律決定,也是一項重大政治決斷,既體現了中央堅守普選須按基本法辦事和特首人選須愛國愛港的普選底線,又表明了中央落實香港特首普選的堅定立場,有利於香港社會更好地凝聚共識,達成普選目標,走好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一步。
《頭條日報》社評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議,定下三個閘口,包括組成一個一千二百人的提名委員會,委員的產生辦法按照之前特首選舉的規定;提名委員會將提名二至三名特首候選人;而每名候選人均須獲得半數以上提委會委員支持,然後由合資格的香港選民以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如果方案順利通過本地立法,這個香港人渴望已久的歷史性變革,將指日可待。......香港人一向務實,先接受一人一票選特首,推動政制向前走,日後再爭取優化提名安排,相信才是大多數港人所樂見的發展方向。」
歷史性變革指日可待
《成報》社評表示,「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並不是終極的方案,不代表日後不能夠再就普選行政長官的方式再作修改。儘管今天的方案未必是最理想的,但多數香港市民願意『袋住先』,因為香港再不能原地踏步,希望香港政改邁出第一步,2017年能一人一票選特首。這便是多數香港市民的共同心聲。」
《星島日報》社評指出,「在人大公布決定前,不同的民意調查都顯示,有超過半數受訪者接受『袋住先』的安排,而認為應該否決篩選方案者則由兩成多至三成多不等。激進派勢必盡量催谷否決方案民意。只有支持方案的民意,以大比例超過反對者,並且折射出選民對下屆立法會投票的取向,重畫『安全地帶』,才有機會促使議員掙脫綑綁,奏完政改的第三部曲。」
《信報》評論文章認為,「從發展民主的角度來看,『佔中』和否決2017 普選方案,也是有害無益。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為落實全港500多萬選民一人一票普選特首打開大門,從香港民主發展來看,這無疑是一大進步。如果否決2017普選方案,等同剝奪《基本法》賦予500多萬選民應有的民主權利,這對香港來說是一大損失。......現在,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開啟普選特首之門,如果我們能就此推動落實2017的普選,放下政治爭拗,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那將為香港打開一條健康成長的路,這才是明智之舉。」
《星島日報》評論文章指出,「自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定出二○一七年普選特首的框架後,建制派和泛民反應迥異。建制派認為,中央為了確保國家安全,而對特首候選人有愛國愛港的要求。按照原有的四大界別來設計提委會,除了確保均衡參與,避免民粹主義,還有嚴格遵從《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循序漸進』的意味。由沒有一人一票到一人一票普選政府的首長,始終是極大的進步,香港史上從未有過。如果二○一七順利無礙,日後『漸進』討論提委會的組成也不遲。就像人類上月球一樣,雖然只是踏出一小步,卻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放下成見承擔責任支持決定
《明報》評論文章表示,「普選的權利一旦給予港人,便難以收回。若我們今天放棄這權利,2047 年是否可以得到?『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而且只有在實行特首普選的前提下,才有憲制空間討論立法會的改革,否則連立法會的改革也放棄。香港特首的普選,對全中國也是歷史性的一步,將是中央管轄的33 個省級單位的首個行政首長選舉,對推進中國民主進程有劃時代的意義。......如果香港市民普遍接受在人大決定的框架下進行普選,筆者希望泛民朋友能放下成見,承擔歷史責任,按民主精神作出決定。」
《am730》評論文章認為,「泛民把對政改不滿,說成是中央不信任港人,其實不公道,也是顛倒是非的,其實泛民一直作繭自縛,放棄理性對話,轉趨激進對峙,設下「佔領中環」這敗筆,滿以為脅迫中央,才落得今天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其實信任是雙向的。人大決定確實是中央主導、中港互動,在連場聽取港人意見之餘,其實泛民多次回絕中央善意,才是破壞互信基礎。不過香港社會對人大決定卻出奇地平靜,社會上不少人都讚許今次決定審慎穩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普選邁出第一步,還是值得支持,值得推許,值得擁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