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庶
一些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拒絕行政長官梁振英的邀請到廣東訪問,受到了各界的批評。他們領取了立法會議員的工資,就應該做好立法會議員的工作。然而,反對派議員把政制問題和民生問題綑綁起來,進行抵制,拒絕到廣東訪問,實在是對700萬香港市民進行罷工的一種表現,直接損害700萬人的福祉。
香港市民需要解決開放內地服務貿易市場的問題,需要解決老年人回廣東養老的問題,需要解決兩地的大氣污染問題,需要解決邊界高效率的管理問題,需要解決跨境學童上學的問題,需要解決禽流感的問題,需要解決副食品供應問題,需要解決食水供應問題,並且需要在立法會批准撥款和制定相關的法例。立法會議員和內地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熟悉內地的情況,將有利推動香港民生問題的解決。
他們提到所謂「長期的公民抗命」,其實就是繼「佔中」之後,在立法會拋出第二枚核彈,今後要癱瘓香港民生的撥款和立法的圖謀昭然若揭。公民黨黨魁梁家傑為了這個陰謀詭計,推卸責任說:「人大常委會已經否決『公民提名』,等於是摑了我們三巴掌,現在又要請我們到廣東參觀交流,好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事件,我們當然拒絕訪問廣東。」這種說法是橫蠻無理的。首先,人大常委會關於政制的決定,就是要按照基本法進行行政長官普選,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按照憲制辦事,絕對不會對違憲違法的威脅屈服,根本就沒有「摑了三巴掌」這回事。梁家傑居然說是中央「摑了他們三巴掌」,可以說是顛倒是非,惡人先告狀。
實際上,反對派搬出「佔中」作為恐嚇的手段對待中央,比「摑了三巴掌」更為嚴重。國家寬宏大量,沒有跟反對派計較,為了700萬人的福祉着想,期望香港的立法會議員訪問廣東,為兩地民生問題的合作,建立溝通渠道,兩個制度互利互惠,完全是從「一國兩制」的大局出發。同時,也以行動證明了中央領導人說反對派裡面也有人「愛國愛港」,不是一竹篙打一船人。如果反對派發脾氣完了,願為香港民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一樣可以列入「愛國愛港」的範圍,有機會參加行政長官的選舉。愛國愛港的定義已經非常清晰:不能違反中國的憲制,港人可以不必愛共產黨,但不能煽動推翻共產黨,不能損害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民生,不能在香港爆發損害700萬人利益的「核彈」。反對派如果為今後的出路想清楚了,就會作出一個聰明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