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五體投地拜。 資料圖片
數字諺語三之二
上期談及漢語成語對「三」這數字似乎不太受落(如「事不過三」);今期則談談讚揚堅持3次的成語。「三顧草廬」出自三國蜀《出師表》,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度親自拜訪住在草房的諸葛亮,首兩次這智者亦不為所動,到第三次才被三人的誠意打動,出山相助。另有出自漢代趙岐《孟子題詞》的「孟母三遷」,講述孟子母親為了天資聰慧的兒子在最好生活環境下學習,曾遷離公墓以防止孟子模仿哭喪,又搬離屠場令兒子放棄成為屠夫,最終遷到學校附近,孟子從此要求上學,成為儒家思想家。可是英語對搬家3次的念頭亦不敢苟同,以 "Moving three times is as bad as a fire" 來形容三度搬遷的損失就如家有祝融之災。
頭也跪拜 中國人最恭敬
四:英語以 "On all fours" 表示兩手兩膝着地,例如爬行或在地上尋找細小東西之狀。在法律上,"This case is on all fours with a precedent" 則表示案件與另一判例情況雷同,故希望法官以同一方式判決。漢語亦有兩手兩膝, 再加上頭也着地的成語:「五體投地」。此成語出至《大唐西域記三國》,當中談及佛教致敬九式,「五體投地」乃最恭敬的行禮儀式。中國乃禮儀之邦果然名不虛傳。
Give me five! 擊掌分享喜悅
五:英語有不少蘊含「五」這數字的俚語都與五指和手有關,例如 "bunch of fives" 是五指緊握之狀, 即重拳一擊。"Five-finger discount" 並非千載難逢的大減價,而是在商店順手牽羊的非法行為。"Slip someone five" 就是與人握手。還有 "Give me five!" 和 "High five!",用於在興奮時希望和人擊掌分享喜悅。反觀漢語的「五」多於內臟相連,有「五臟六腑」表示人體內臟, 也比喻事情內部情况;亦有「五內俱焚」形容五臟如被火燒般,表示焦急不已。
六:"Six feet under" 意指人過世後埋葬在6呎深的墳墓。這諺語的其中出處源自17世紀中期,英國倫敦鼠疫肆虐,當時市長下令所有受感染的屍體需要埋葬在至少6呎深的地下,以防疫症進一步蔓延,自此6呎就成為西方墓地標準深度。中國人似乎對死者更為敬而遠之, 以「九泉之下」形容人死後的居所。九泉指9個泉井般極深之地, 九泉又稱黃泉,中國古人打井至泉源時水從黃土滲出帶黃, 故中國人稱極深之地為黃泉。■鍾可盈 恒生管理學院英文學系講師
■預告:「數字諺語三之三」將於下周五(10月3日)刊登。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