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蕭紅與端木蕻良。 網上圖片
文:葉 輝
話說1940年1月19日,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飛到人地生疏的香港,其後一直不斷搬遷,真是飄泊不定;他倆最初住在諾士佛台一間向南的房子(戴望舒在兩人剛抵港就來過這裡探訪),有個大陽台,空氣好,對蕭紅的身體大有好處;但不多久就搬到諾士佛台三號二樓,房間對面是《經濟雜誌》主編許幸初的辦公室,許不常去,他們可用那兒的電話,亦可在那兒接待訪客。
據端木及其第二任妻子鍾耀群(兩人在1960年結為夫婦)所述,翌年二月中旬,由於諾士佛台三號要調整房子,蕭紅與端木搬到樂道八號,那是時代書店二樓的一個不到二百呎房子裡,只有一張大床,一張大寫字枱,兩人面對面而坐,各自寫作。《時代批評》及時代書局的負責人周鯨文、美國作家兼記者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薩空了的妻子金秉英、詩人柳亞子等人,都曾到樂道八號探訪蕭紅。
1941年二月下旬,香港文協分會在思豪大酒店開茶會,歡迎史沫特萊、夏衍、范長江等來港,蕭紅跟史沫特萊上世紀三十年代在魯迅家中見過,故此由她當主持,她只作禮節性的歡迎,並無多談。史沫特萊不多久就到樂道八號探訪患上結核病的蕭紅,說香港也不是久留之地,不如去南洋;她通過何鳴華主教,聯繫了瑪麗醫院,隨時都可以去檢查、治病、住院;她又安排蕭紅到香港主教聖公會主教何明華(Bishop Ronald Hall)的玫瑰谷暫住休養。
其後蕭紅在瑪麗醫院(及養和醫院)治療,她在瑪麗醫院的病房有一個臨海陽台,面對無垠的大海,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蕭紅很喜歡,據鍾耀群在《端木與蕭紅》所述,蕭紅忽發奇想:「要是端木也能搬來和她同住,那該多好!並對端木說,以後出院了,也找一處臨海的房子住」。
有一回,柳亞子到訪樂道八號,其時蕭紅剛出院,端木怕她太累,讓她臥床,又對她說:「柳先生是長輩,不會介意的。」柳亞子說:「我可以把椅子挪到床邊來談話。」端木忙將柳亞子的坐椅移到床邊。他們聊了起來。柳亞子聊了一會兒便到書桌旁,提起筆贈詩與蕭紅:「諤諤曹郎奠萬華,溫馨更愛女郎花。文壇馳騁聯雙璧,病榻殷勤侍一茶。長白山頭期殺賊,黑龍江畔漫思家。雲揚風起非無日,玉體還應惜鬢華。」
蕭紅在瑪麗醫院治療時,端木在家裡趕稿,有一晚,外面正在打風,忽然接到醫院打來的電話,說「蕭紅病危」;鍾耀群的《端木與蕭紅》記有此事:端木立刻趕到海邊,輪渡停了,有老船夫划船過來,問是不是要渡海?端木忙說:「要渡海!」老船夫問:「給幾多?」端木說:「你要幾多就幾多!」到岸後,端木抽出一張十元港幣說「不用找了」,便上岸叫車直奔蕭紅病房去了--這一幕,也出現於許鞍華執導的《黃金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