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蜻蜓。網上圖片
文:王 淼
說起來游泳,另外還有一個樂趣,就是捉蜻蜓--小城裡的池塘和河溝是我們這些「野孩子」最喜愛的流連之處,也同樣是蜻蜓們最喜愛的流連之處。
捉蜻蜓自然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對付靜止的目標,主要靠「捏」和「黏」--前者是發現停落在草叢樹木間的蜻蜓後,躡手躡腳地靠近目標,出其不意地捏住牠的尾巴或翅膀,但蜻蜓長有複眼,視覺很靈敏,即便小心了再小心,成功的概率也並不算太大。後者是拿一根長長的竹竿,一頭放些熟柏油或麵筋,看到棲息在高處的蜻蜓後,用「黏」的方法將其拿下。一般而言,對付靜止的蜻蜓大抵只是這樣了,對付飛翔中的蜻蜓,我們常用的辦法則不外「拍」和「引」兩種。所謂「拍」,主要用來對付在半空中成群結隊飛行的蜻蜓,用一把大掃帚迎着蜻蜓的隊列拍下去,不管是否瞄得準,或多或少總會有些斬獲。不過,舉掃帚卻是個體力活,力氣小了絕對不辦。所謂「引」,就是先捉來一隻雌蜻蜓,以細線繫住尾部,然後用小棍挑起來,在半空中不停地舞動,引誘那些好色的雄蜻蜓。真是色字頭上一把刀,果然有不少好色之徒稀裡糊塗地上當被執。
蜻蜓的種類很多,我們根據大小和形色的不同,為牠們取了各種各樣的好聽的名字。其中,比較稀見的有「火車頭」、「大鐵棍」、「花老虎」幾種,物以稀為貴,牠們飛得高,且從不會輕易落腳,故最為難抓,也最為我們所珍視,若誰有機會抓到了牠們,總會洋洋自得地拿到大伙面前炫耀一番。另外,還有「二半大」、「紅辣椒」之類,就屬比較常見,也很容易上手的貨色了。至於抓到的蜻蜓,那些比較常見的,起初我們一般會拿去餵雞,後來聽說雞吃了蜻蜓會變得越來越瘦,我們便將牠們放進一個箱子裡,讓牠們相互掐架,玩到意興闌珊,也就敞開箱子,任牠們飛走了。對於稀見的蜻蜓,我們會把牠們放在蚊帳裡,讓牠們去吃蚊子,卻常常無端斷送了牠們的性命。
那些夏天似乎總是很漫長,在池塘河溝邊,在烈日炎炎下,我似乎總是過着悠悠如少年的日子。當然,樂極生悲也是尋常的事情。記得有一次,我光頭,光背,光腳,左手提一個鐵桶,右手握一條竹竿,與一個小夥伴逡巡在河溝邊。當我們走到一處拐彎的地方時,剛好同正在到處尋找我的爸爸打了個照面。我毫無防備,一下子手忙腳亂起來,不僅手上的鐵桶和竹竿「鏘」然落地,我自己也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爸爸當時並沒有發脾氣,反而和顏悅色地告訴我:「你只要聽話,好好走過來,自然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我一路膽戰心驚地跟隨爸爸回到家中,原以為爸爸已經消氣,卻不料他突然變臉。這頓揍自然又免不了,而一貫不捨得打我的媽媽非但不勸阻爸爸,反而火上加油,可見他們對我泡池塘、捉蜻蜓的種種作為,是何等的深惡痛絕。爸爸後來告訴我,他之所以當時隱忍未發,也只是怕我掉進河溝裡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