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方寸不亂:新聞判官


方 芳

一名曾獲提名新聞獎的美國戰地女記者到香港採訪「佔中」新聞,在旺角衝突當晚,跳上路經的私家車車冚上拍照,車主不甘汽車受損,即場向警方求助,女記者涉嫌刑事毁壞被捕,本港外國記者組織隨即發聲明「譴責」事件。

「譴責」甚麼呢?別告訴我這就是「新聞自由」呀!「新聞自由」就可以有權損壞別人的財產嗎?

該女記者事後竟說,走上車頭冚是「無奈」之舉,從未於採訪時被警拘捕。

為何「無奈」?也請別告訴我這就是「新聞自由」呀!記者真是「無冕皇帝」嗎,為了做新聞,犯法都可「自由」?

手機又傳來一段無綫電視新聞部總編輯袁志偉與記者開會的錄音,內容是袁志偉批評前線記者,在報道警員「濫用私刑」的新聞時,以主觀揣測作報道,把一個極嚴重的指控,不公平地廣播。在該段錄音中,袁志偉批評記者、主播,在沒有求證當事人的情況下,用了「拉往暗角」和「拳打腳踢」的字眼,連「涉嫌」和「懷疑」也沒使用。

這段錄音廣傳的目的,本來是要打擊和醜化無綫新聞部主管。但聽完該段錄音,反而令袁志偉加分,認同袁志偉所說「客觀報道」的重要性,讓大家更明白,甚麼才是真正的新聞專業。

綜觀今天部分記者報道新聞,見甚麼就說甚麼,充其量只算是「旁述員」的角色,說不上記者專業;有些更加進了個人的感情,用自己的看法去報道,這連「旁述」的角色也不是,而是「新聞判官」了。

如果連新聞都有「判官」,法官豈不要執包袱?香港法治基石何在?

相關新聞
百家廊:長洲一棵櫻 (2014-10-24) (圖)
雙城記:火瑜會 (2014-10-24)
翠袖乾坤:是時候了 (2014-10-24)
古今談:坐火車看珠峰遊覽尼泊爾 (2014-10-24)
方寸不亂:新聞判官 (2014-10-24)
演藝蝶影:戲劇即遊戲 (2014-10-24)
此山中:小 爽 (2014-10-24)
百家廊:姐妹兩個過家家 (2014-10-23) (圖)
琴台客聚:「微閱讀」與「偽閱讀」 (2014-10-23)
翠袖乾坤:遠看風景最迷人 (2014-10-23)
海闊天空:穿梭古今墓園 (2014-10-23)
七嘴八舌:有圖真的有真相? (2014-10-23)
隨想國:香港手信 (2014-10-23)
獨家風景:時尚大師逝世 (2014-10-23)
百家廊:光明之子 (2014-10-22) (圖)
琴台客聚:閩南文化節 (2014-10-22)
翠袖乾坤:林青霞出新書慶60歲 (2014-10-22)
天言知玄:為生日忙碌 (2014-10-22)
生活語絲:再讀《背影》 (2014-10-22)
隨想國:看專家談錢穆 (2014-10-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