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國慶發生造成39人死亡的南丫海難,兩名肇事船長被控誤殺案昨日續審。辯方律師指,雷達系統在撞船前約半分鐘,探測到兩艘同時代表「海泰號」的船隻,但兩艘船的對地航向相差逾二十度,認為系統中途故障。提取系統數據的水警指他解釋不到為何會出現兩組數據,但能指出其中一艘才是真正的「海泰號」。
水警邱永恆昨日繼續接受代表「海泰號」船長的資深大律師金貝理盤問。數據顯示,系統於案發當晚8時17分30秒,首次在同一畫面上同時探測到「南丫IV號」及「海泰號」。「海泰號」當時的對地航向是182度,即向茠韖翰n方航行。它逐步將航向左移逾30度,直至20分11秒、即撞船前6秒才急速扭右12度。
金貝理指出,系統其間曾同時探測到兩艘均代表「海泰號」的船隻。即於19分43秒,原先探測到的「海泰號」正左轉至對地航向154度,航速約10點5節。惟新探測到的「海泰號」則向176度,以航速約24節航行,直至相撞前一刻都沒有大幅度扭恁C由於兩組度數相差逾20度,明顯不可能同時正確,認為雷達系統有可能中途出現問題。
金貝理根據兩船即將相撞的繪圖,指出新探測到的「海泰號」才是準確的「海泰號」數據。邱解釋不到為何會同時探測到兩艘「海泰號」,但認為新探測到的「海泰號」的航速及航向,與最初的「海泰號」數據「基本一致」,相信兩艘是同一艘船。
海處職員:船體積靠輸入資料
金貝理前日曾引述系統顯示能載逾百人的「海泰號」長10米及闊1米,質疑雷達系統不準確。控方昨傳召負責維修船隻航行監察系統(VTS)的海事處職員嚴潔明作供,嚴指「海泰號」的體積數據由船上的自動識別系統(AIS)提供,再傳送至雷達系統,數據的準確性視乎該船輸入資料時有多準確。 ■記者 杜法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