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宋神宗的開明與民主


■文:孫貴頌

北宋的第6位皇帝是神宗趙頊。他繼位時正好20歲,風華少年,血氣方剛,銳意求治。登極之初,就下求言詔,廣泛聽取建議,決心真正有所作為,做一個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明君,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扭轉真宗、仁宗以來政綱鬆弛不振的局面。

因為求治心切,所以神宗非常好學,經常向大臣們徵詢意見,大膽啟用改革人才。他一上台時就打算起用王安石。王時任工部郎中、知制誥,丁憂已滿,但他還拿架子,稱病不赴。神宗覺察到有貓膩,對輔臣說:「王安石曾在先帝朝任職,多次召用不就,或以為不恭,現在朝廷召他又不至,是果真有病,還是有所要求?」後來,直到被提拔為江寧知府,由副部級轉為正部級,王安石才就坡下驢,顛顛地上任去了。

又過了數月,神宗召王安石入京,任命他為翰林學士,兼侍講。這個差事,相當於國策顧問,還兼着皇帝的老師。神宗有什麼事,也經常向王徵求意見。

神宗注意廣開言路,擇善而從。大臣們也敢在他面前說實話,說真話,有時當着他的面爭得面紅耳赤,神宗也不以為忤。在用人的問題上,神宗更是思想重視,聽取不同觀點。副相韓琦放外任時,向神宗辭行,神宗還就韓的接班人問題徵求他的意見:「卿去後,誰人可以任國事?」韓琦此時心裡有怨氣,說:「皇上聖明,自有識別。」神宗道:「王安石如何?」韓琦回答:「安石為翰林學士,學問有餘。如進位宰輔,恐器量不足。」神宗聽了,默不作聲。後來的事實證明,韓琦的預言是準確的。

神宗任用王安石搞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神宗有些動搖。王安石覺察後,很生氣。他又裝病在家,不上班了。接着上章要求解除其相位。神宗心裡明白,此時如果允許王安石撂挑子,新法很快就會像他爺爺時的「慶曆新政」一樣,半途而廢。於是,只得挽留王安石繼續任職。他讓翰林學士司馬光擬旨批答。司馬光反對改革,就乘機在詔書中以神宗的口吻教訓王安石:「今士夫沸騰,黎民騷動,乃欲委事任,退取便安。卿之私謀,固為無憾。朕之所望,將以委誰!」王安石見詔大怒,立即抗章自辯。神宗一看司馬光把事辦糟了,遂親書手札安慰他:「詔中二語,失於詳閱,今覽之甚愧。」看看,皇帝倒先自我批評,向臣下做起檢討來了。王安石又賭了幾天氣,才不情願地重新執政。

司馬光雖然給神宗製造了點小麻煩,但他並不計較,很欣賞司馬光的直率和學識,打算任命司馬光擔任樞密副使。司馬光卻極力推辭:「臣自知無力於朝廷,朝廷所行,都與臣言相反。」你與皇帝不保持一致倒也罷了,反而當面批評起皇帝來了。在這種情況下,神宗非但不發火,反而問他:「你說說有什麼事相反?」司馬光說:「臣言條例司不應當設置,又言不宜多派使者外撓監司,又言散青苗錢害民,豈不是相反?」神宗說:法都是好法,是下面執行的出現了偏差。豈料司馬光仍然不依不饒,激動地說:「以臣看來,法不是好法。」到了這個份上,司馬光被殺頭的可能都有。然而神宗仍然向他心平氣和地解釋,最後反而讓司馬光說的沒了脾氣。神宗曾感慨地說:「像司馬光這樣的人,如果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錯誤了。」

最為典型的,是王安石與蘇軾二人在改革的爭論中,宋神宗所持的態度。神宗起用王安石搞改革,遭到了包括韓琦、富弼、文彥博、司馬光這些重臣和老臣的反對,也包括官位不顯的蘇軾。蘇軾時任直史館、判官告院,他利用自己會寫文章的優勢,多次上書神宗,反對改革。神宗看了蘇軾的奏疏,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召見蘇軾,問他當前的政令得失在哪裡,讓他不必忌諱,直言指陳。蘇軾逮住這個機會,豈有不說之理?他一字一頓地說:「陛下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三個方面,矛頭直指王安石。神宗悚然,表示要好好想一想。這次接見被王安石知道後,他不知好歹地當面質問神宗:「陛下為什麼要召見蘇軾?」神宗趕忙解釋,說我看他上書說的主張都與別人不一樣,所以就召見了。王安石竟然直接來了一句:「陛下如此錯矣。」當神宗告訴他還想給蘇軾另外安排個合適的工作時,王安石一聽又急了,說:「陛下用人,須是再三考察,實可用乃用之。今陛下但見軾之言,其言又未見可用,恐不宜輕用。」一個皇帝,竟然讓宰相把自己提拔的人給踹了。

神宗的改革最終沒有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既得利益者與官僚權貴們反感和對抗的力量過於強大,加之用人不當所致。王安石雖然有才能,但正如韓琦所言,確有「器量不足」的毛病。人道「宰相肚裡能撐船」,但就宋神宗與王安石而言,反倒是皇帝很大度包容,宰相有點小雞肚腸。王安石最大的錯誤,就是自視才高學富,固執不受人言,排除異己,不明事理,也不把廣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當回事。所任用的改革者,以小人居多。而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如韓琦、富弼、呂誨、司馬光等,都與他不能相處。連他的弟弟王安國,也不贊成變法。最後,神宗乾脆罷免了王安石,自己親自指揮操作起來。然而終因積重難返,加之宋軍在與西夏國的交戰中大敗,損失士民及民夫二十多萬(當西北前線的敗報傳到宋都朝廷,神宗悲痛難忍,竟臨朝大哭)。從此,神宗徹底喪失了勵精圖治的雄心壯志,只好仍舊維持原來與西夏的和議,每年向其交納財物。同時,神宗的精神上也受到了沉重打擊,一病不起,直到元豐八年(1085)去世,終年38歲。

宋神宗是一個有作為、有主見的皇帝。他雖然不能改變封建的專制制度,但在「朕即國家」的體制之下,不搞一手遮天,孤行己見,而能發揚民主,開門納言,博採眾議,內省自己,可謂器量宏大。雖說還夠不上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治,但這種民主作風就是放在今天,我們各個部門大大小小的「一把手」,能夠做到神宗的程度,也是不大多見。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宋神宗的開明與民主 (2014-12-17)
書若蜉蝣:發燒:人體調節機制 (2014-12-17)
歷史與空間:寺院與書院 (2014-12-16)
豆棚閒話:做個正常人 (2014-12-16)
畫中有話 (2014-12-16) (圖)
亦有可聞:石 斛 (2014-12-16) (圖)
來鴻:張學良與鳳凰山養魚池‧大石龜 (2014-12-16) (圖)
歷史與空間:陶淵明「歸隱」與現代「隱士」 (2014-12-10) (圖)
書若蜉蝣:從名醫的銘言說起 (2014-12-10)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四十二) (2014-12-10) (圖)
畫中有話 (2014-12-10) (圖)
手寫板:名 字 (2014-12-10)
試筆:圍 巾 (2014-12-10) (圖)
歷史與空間:煙村古鎮耀中華 (2014-12-09) (圖)
豆棚閒話:北京往南 (2014-12-09)
詩意偶拾:仿詩聖杜甫作武侯 (2014-12-09)
詩意偶拾:仿李商隱作琵琶 (2014-12-09)
亦有可聞:《紅樓夢》與康熙南巡 (2014-12-09)
來鴻:隔 (2014-12-09) (圖)
歷史與空間:父實業,母教育 (2014-12-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