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VTC透過整合及提升校園硬件配套,培訓學員參與地區性以至全球性技能競賽,促進學生全人發展,與國際接軌。圖為學生向嘉賓展示太陽能板供電、機械裝置等高科技展品。職訓局供圖
派學生出戰世界技能賽 促全人發展與國際接軌
職業教育系列之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香港着力推動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配合扮演關鍵角色。每年為多達25萬名學員提供各種職前及在職訓練課程的職業訓練局(VTC),執行幹事尤曾家麗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社會發展趨多元化,職業及專業技術的訓練也要與時並進,迎合不同企業的需求,因此VTC會透過整合及提升校園的硬件配套、培訓學員參與地區性以至全球性技能競賽以與國際接軌、推廣學生全人發展,以及加強與業界交流四方面,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的形象及質素,裝備學生兼具知識與技術,加強就業能力。
VTC今年獲特區政府邀請制定策略性校園發展計劃,尤曾家麗認為,整合院校設施可以發揮協同效應,切合實際需要。她表示,不少外國職訓院校的硬件設備先進完善,有助提升職教形象,吸引學生報讀,例如新加坡的職業教育主要是較集中、大型的院校(mega-campus),能夠增強行政管理和學生支援的效率。
3基建提供互動學習環境
尤曾家麗表示,VTC三項正發展的基建項目,包括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THEi)柴灣新校舍、國際廚藝學院及青衣學生宿舍,設計均講究為學生提供充滿活力和互動的學習環境。她又透露,正探討如何整合轄下30多個分散各區的院校設施,包括一些已落成逾40年的工業學院校舍。
至於如何讓年輕人發揮潛能,尤曾家麗指出,VTC每年會安排學生參與不同的技能競賽,如出戰世界技能大賽,在競賽平台上與國際精英,同場切磋技藝,藉以培訓學生的技能與國際接軌。而參賽的學生不一定是最尖端的一群,她坦言:「我們不只是培育尖子,而是希望更多同學有機會出外見識、觀摩,建立學生的自信,改變他們的人生。」
她又認為,現今社會發展越趨多元化,「10年前業界會對職業教育學員要求有出色的相關技術,但10年後的今天已經或完全不一樣。」她續指,因應時代的進步,要裝備新一代學生在其職業領域表現出眾,除了提升專業技能,在溝通、解難及有系統地處理問題的能力,都需重點培訓,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津貼學員留技術人才
就本地業界反映近年技術人才出現斷層情況,尤曾家麗表示,增加薪酬是吸引新人入行的關鍵之一。她透露,VTC早前積極向政府爭取,派發津貼予學員,故今年推出的「『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參與機電業及建造業、鐘錶業、汽車業等專業培訓的學員,已可在指定受僱期內獲發每月2,000元政府津貼,「避免學員遭其他行業撬走。」但她坦言,要吸引畢業生投身勞動力大、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始終要依靠僱主投放足夠的資源,以及列明行業的晉升階梯,「這些都不是VTC能力所及,我們只可以為學生作好準備(做好教育)。」VTC亦不時與業界保持緊密的交流,了解業界現況,以便作出相應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