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聽着不絕於耳的掌聲,我內心澎湃洶湧的情緒久久不能平伏。我低着頭的,不想讓那盈滿於睫的淚水和激動的表情,赤裸裸地展現在台下專心聆聽朗誦的觀眾們眼前。我從不敢把自己的情感坦露於人前,因為我是如此的膽小,如此的沒有自信。可是,經過這次比賽,我卻隱隱約約的感覺到,怯懦的我好像有了微微的轉變......
情感與理智的角力賽
我還記得那一天的中文課──一場情感與理智的角力賽。到底我要不要參加朗誦比賽呢?老師說今屆的校際朗誦節開始接受報名,我心裡猶豫不決,既想參加,但一想到要站於群眾面前朗誦,便又畏縮起來。這種渴望和害怕的感覺互相交纏着,就像一頭兇猛的野獸被關進籠子裡,裡面沒有強大的敵人,只有牢固的枷鎖。困在裡頭的野獸只能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與那牢固的枷鎖不停拉扯,期待掙脫它,然後逃出籠牢。而我心裡的野獸也不停地叫囂着、掙扎着,渴求衝破理智的枷鎖,推翻「我不能」、「我不可以」、「我害怕」的固有念頭。
突然,我想到自己已經是一個中五生了,如果錯失了這個機會,恐怕永遠也不可以參加這個比賽了。我躊躇了很久,最後還是讓參與朗誦比賽的渴望戰勝了理智。我怯怯地舉起了手,用那彷如蚊吶的聲線,結結巴巴地對老師說:「我......我想......我想參加朗誦比賽......」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對生性怯懦的我卻是無比重大的抉擇。幸好,老師並沒有取笑膽小如鼠的我,反而以和藹可親的笑容說了聲:「好!」她的眼神中流露着欣慰的神情,好像在等待我的報名已經等了半個世紀似的!
賽前訓練 如火如荼
那天以後,我的朗誦比賽賽前訓練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猶記得第一次練習,我怯生生地看了一眼微笑着的老師,再低下頭,然後用自己僅僅聽得見的聲量朗誦起來。我好不容易把誦材唸完,內心忐忑不安,深怕老師會說出「算了吧」、「你終究還是不適合參加朗誦比賽」這種話。可是,她只是走過來,揚起她那有如冬天暖陽的笑容,鼓勵我說:「給自己一點信心吧!我一直認為你可以做得到的。」說罷,她摸摸我的頭。每次的練習時間也過得飛快,而我的怯懦也好像伴隨着夕陽一同消失在地平線的盡頭。
「我一直認為你可以的」─這句話像是魔咒一般,不斷地在我耳邊縈繞着,使我真的相信我是可以做到的。其實我不知道自己的朗誦技巧有沒有進步,可是台下雷動的掌聲和我手上那張印着「冠軍」二字的獎狀告訴我,我的練習並沒有白費,我也沒有辜負老師的心血,原來我真的可以做到!那個膽小如鼠的我是可以的!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知道為甚麼要參加朗誦比賽,也許是為了證明那個膽小的我也能站在一群陌生人面前展現自我吧。事實證明,我成功了!
此刻低着頭的我,還是依舊的害羞,不敢抬起頭來,不敢讓他人窺探我最真實的情感。但我隱隱約約地感覺自己在轉變;隱隱約約地覺得參與了這場比賽的自己,不再是沒自信的膽小鬼!■范麗敏(6F)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