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旋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二○一五年剛開始半個月,坊間陸陸續續發表了不同的二○一四年總結報告,其中有一個很有趣報告來自非官方網站,分析了外國互聯網、網誌、最流行二十五萬印刷及電子媒體所綜合的數據,得出「二○一四年最流行字、最流行名字」。上年度最流行的居然不是文字而是一個「紅心」符號,這是第一次一個符號成為年度「最流行字」。該網站的創辦人亦對文字代表性隨着時代變遷而感到驚訝。
自從面書、網上論壇、聊天應用程式大行其道,網上溝通已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一部分。在大街小巷、車上、甚至飯桌上,每人手上也拿着電話,不停與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溝通,查閱朋友的狀態更新已成習慣。網絡語言、表情符號已代表千言萬語。網絡語言沒有特別由誰發明,開始時只是為了省時,大家用了覺得頗傳神,其他人也用,漸成為約定俗成。出個題考考大家:「gtg w bf wor. cu b4 nite. XD!!!!!」大家猜一猜是什麼意思?這全是英文簡寫及廣東話英語拼音,俗稱「火星文」,全文就是「需要和男朋友離開了,今晚前再見,(大笑)」而最後的五個感嘆號可以看出發文者情緒激動哩!日常大家已習慣網絡語言溝通,「火星文」見怪不怪。年輕人自覺沒有問題,書面語對他們來說才是「火星文」!漸漸地,「火星文」已入侵學生寫作、求職電郵、與客戶溝通的信件之中,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每年考試報告揭露,學生中英文寫作出現大量網絡語言,情況嚴重,慘不忍睹。我並不是叫大家完全拒絕新詞彙、新文體,而是要拿捏得宜,畢竟語言是一個流動的文化傳承系統,正如牛津字典每年都會收錄一些流行新詞,正代表隨着網絡文化愈來愈深入生活,一些網絡語言也逐漸被語言學界所認可。語言發展代表着一個世代的興衰,中華文化由甲骨象形文字到四書五經、到五四運動的白話文,到現在的口語、網絡語言。隨着社會發展,語言也會發展,與其拒絕新思維,倒不如一起與時並進,嘗試學習一下這一代的新語言,免得成為年輕人眼中的「恐龍」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