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此書乃多人合著,各篇引證資料豐富,論證嚴謹,值得細看。 作者提供
黃仲鳴
近日逛書局,買了兩部有關報業的書,一是丁潔的《〈華僑日報〉與香港華人社會》,二是台灣連玲玲主編的《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華僑日報》一書錯訛甚多,有機會再談。《萬象小報》乃多人合著的書,是「真正的」學術之書,各篇引證資料俱十分豐富,論證嚴謹,值得細看;其中有楊佳嫻寫的《戰後初期上海的特殊性別現象--以「方型週刊」為觀察對象(1945-47)》,讀之饒有趣味。
所謂「方型週刊」,「是因應國民黨緊縮報紙登記下,小報文人想出來的因應之道,改以週刊方式出版,其實內容取向、書寫風格、編排,與小報並無二致」,至於為何叫「方型」和紙張的開度,楊佳嫻沒點明。但據云有九十餘種,銷路暢旺,形成戰時上海報界一道異質風景。
楊佳嫻認為,戰後的特殊社會背景,「方型週刊」特別着重於三種性別現象的討論:對原有家庭制度衝擊的「抗戰夫人」、「蒙難夫人」、專門勾搭盟軍的「吉普女郎」,和所謂「文學女漢奸」。談起「文學女漢奸」,讀者自然會想到戰時聞名上海的蘇青和張愛玲。果然,在文後的表列中,勾出這兩位才女不少八卦新聞。且看張愛玲這幾段:
一、《東南風》第二期,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八日:胡蘭成秀才造反,張愛玲甘心作妾。
二、《海風》第二十二期,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三日:張愛玲獲姑姑介紹認識一江某,將結為連理。
三、《海晶》第九期,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指張愛玲正與重慶飛來的貴公子相戀,此人是她的遠房親戚,乃某要人獨子。
四、《星光》第二期,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謂張愛玲戰後銷聲匿跡,現寫英文小說投稿美國刊物騙美金。
五、《海風》第三十六期,一九四六年八月三日:謂張愛玲又撰英文稿,投至美國通俗小說雜誌《紅書》,但為張愛玲否認。
六、《東南風》第二十期,一九四六年九月四日:指張在敵偽時期,戀上漢奸胡蘭成,「中國的刊物」上不讓她有地位,所以改向香港英文報刊供稿。近來似有一位出版界的老闆預備替她出版。
七、《滬光》革新號第十三期,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九日:指寫作致富有林語堂,能擄美國讀者之心,「張愛玲女士頗有急起直追之勢」,寄戀愛小說赴美,遭到退稿,希望她改寫一些風土人情作品云。
小報作風是有聞必錄、捕風捉影;小報文人為了稿酬,往往是不理事實,甚至造謠生非。張愛玲將和江某結連理和貴公子相戀,應非事實;要成為林語堂,要靠英文謀生,料有一定根據。姑勿論如何,張愛玲負上「附奸」之名,在戰後那段風火時代,她確是孤獨無援,處境堪憐。戰時煊赫,戰後小報自然拿她寫些新聞,以開銷路。
回頭一說這部《萬象小報》,篇篇文章可讀,如孫慧敏的《筆記傳統與現代媒體:包天笑在〈晶報〉的撰述活動》、汪涓的《吳趼人:矛盾的小報作家》等,尤為我喜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