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大學生涯今昔


潘國森

二零一四年有大學生發動罷課,還指責不參加的同學為「返學奴」,有大學教職員團體要求會員在大批學生曠課期間停止點名,好讓罷課的學生不至於出席率過低而不能如常考試。兩個多月騷動之後,有消息指個別長期曠課的大學生不能參加期終考試云云。

有人問為甚麼大學生還要點名?這個潘某人可以來個「白頭宮女說玄宗」,談談昔日親身見聞。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只有兩間大學,香港大學行英式三年制;中文大學行美式四年制,與海峽兩岸相同。其餘專上學院只能開辦高級文憑課程,模式其實也是按三年制的大學本科課程設計。

現在回憶,明白英式學制是為了省錢,用最短時間讓大學生畢業拿學歷資格。五年中學、兩年預科、三年大學共十年,跟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相比,對學生來說只是「朝三暮四」的差別。當年中六、中七兩年預科的課程很繁重,大家都知道凡是香港大學趕不及教的內容都往下撥給中學處理掉。換言之,當年大學預科等同大一程度,香港學生到美國留學可以直接讀第二年。英制另一節省資源的辦法是大學生可以直接入讀法律、工程、醫學等專業學科。美制則是已讀完四年制本科有了學位才可以讀法律、工程、醫學等等。後來才知道往美國讀工程回來的畢業生都是碩士銜頭,還再發現我們系裡面的工業工程碩士班修的科目竟然跟我們的學士班有相當多的重疊!

英制用學科制,我們工學院課程繁重,平均每年六至七科。一科是甚麼概念?那是大約九月開學到翌年三月期間每周上課兩小時,還未計算實驗實習,學期末約五月起考試,每科考三小時。這樣就跟考大學入學試時那麼艱苦,好處是每學年頭幾個月可以暫時放下功課去參加或組織課外活動,二、三月才發力。大學二年級時,遇上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原本以為是當兼職賺外快的好機會,豈料工學院以工科生課業繁重為理由,明令禁止,相信工科生都入了「黑名單」,不得錄用!文學院的同學每年只修四科,第二年不用考試,第二第三年共八科放在第三年畢業試才一併考。當年同學還有許多爭論,同意者認為第二年可以輕輕鬆鬆規劃自己的學習和課外活動;反對者則認為每年考四科輕鬆些。我懷疑這個安排是文學院的老師為了自己方便,因為減省了許多行政工作。

美式四年制則用學分制,大約一百學分左右。攤開四年,大約每六個學分相當於我們當年一個科。一年分兩至三個學期,課程完了立刻考試。美國學生可以善用暑假,趕快修完學分,不用整整四個學年就畢業。

學分制有需要點名,因為期終考試不在學年終,相對不及英式學科制那麼嚴謹,易生流弊。要求學生上課八成或九成以上,就算確保學生是「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呀!

以上資料,供大學時期用學科制的「老大學生」參考,他們可能不理解為甚麼今時今日香港大學生可以既不上課,又怕不能考試!

相關新聞
百家廊:旅遊城市的日與夜 (2015-01-12) (圖)
琴台客聚:大學生涯今昔 (2015-01-12)
翠袖乾坤:熟讀歷史人更聰明 (2015-01-12)
跳出框框:天堂島 (2015-01-12)
生活語絲:悼雙曾 (2015-01-12)
思旋天地:總理,廣東送大禮 (2015-01-12)
網人網事:你好,朱克伯格 (2015-01-12)
百家廊:閒說老年 (2015-01-09) (圖)
雙城記:江戶川 (2015-01-09)
翠袖乾坤:詩與哲學 (2015-01-09)
古今談:路軌差距和心理差距 (2015-01-09)
豆棚閑話:雨夜讀書 (2015-01-09)
演藝蝶影:叮噹的聲音 (2015-01-09)
此山中:非常有型鄭秀文 (2015-01-09)
百家廊:奶奶的三寸金蓮 (2015-01-08) (圖)
琴台客聚:我的煙緣 (2015-01-08)
翠袖乾坤:未來的小情郎 (2015-01-08)
海闊天空:心滿意足賞《味覺》 (2015-01-08)
七嘴八舌:時機與命運 (2015-01-08)
隨想國:石花菜 (2015-01-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