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香港力量
反對派議員一面倒地要否決政改方案,堅持心目中所謂的「國際標準選舉」,甚至於第二輪諮詢還未開始之際,便急不及待地擺出強硬姿態,以不理性,不妥協,不尊重的「三不」態度全面杯葛政改方案,誓要不顧民調結果,不理主流民意,阻礙2017特首普選的實現。
環顧杯葛政改的反對派議員,其中不少人都是高舉「民主」旗號數十年的政壇老手,但正是這些將「民意」、「民主」掛在嘴邊的人,卻完全罔顧大部分選民們期待普選的民意民情,將市民們願意選擇「先接受」的政改方案,狠狠拒之門外。實不知這些「民主人士」的心中,如何定義「民主」?抑或,他們的「民主」只是遮掩個人政治私利的面具?
2017特首普選,可謂是香港民主進程的重大歷史飛躍,也正是基於對這一點的普遍認知,廣大市民願意對政改方案選擇「先接受」,期望推動政制改革邁出重要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普選一旦落實,才能謀求進步和優化的空間。
「先接受」的觀念,其實是代表了一種循序漸進的智慧。以真實生活經驗比喻,就好像市民置業一樣,在經濟能力不佳時,先「上車」買「上車樓盤」,日後經濟能力改善了,再「小屋換大屋」;找工作時,在未累積足夠工作經驗及能力時,先「做住先」,日後再跳槽找高薪的優差。
現實生活中充滿「先接受」的例子,香港政壇中更不乏鮮活實例。例如早前李卓人議員及梁家傑議員替所屬組織將黎智英的捐獻「袋住先」,說明反對派議員們顯然並不抗拒「袋住先」這種做法。而梁國雄議員除了「袋住先」黎智英的捐款外,更於旺角清場被捕後,靈活地對法庭開出的禁足旺角的保釋條件「袋住先」,之後才再批評保釋條件的不公,再申請放寬禁足的規定。
如此看來,反對派議員們完全可以接受不同形式的「袋住先」做法,但卻偏偏在主流民意選擇政改「先接受」的歷史關頭,選擇站在了民眾的對立面。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反對派議員們對民意肆意踐踏,必將自毀長城,票債票償,在未來的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中自食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