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的戰略重點在周邊。這應該是不爭的,而就周邊而言,筆者認為,南海的戰略位階重於東海,也重於台灣。
不要說南海是戰略要衝,鎖中國能源和貨物進出口要道;也不要說南海的資源,單是計領海和領土面積,即可得出南海戰略地位及利益重於東海的結論,儘管釣魚島一直是輿論的焦點。
南海的重要性甚至重於台灣,則是從當下工作重點而言。台灣目前對北京而言,處於一個相對的穩定期,也可以套用馬英九的「三不」,即「不統、不獨、不武」,既沒有談判統一的機會,也沒有「獨立」的即時危險。雖然一般判斷,2016年台灣將出現政權更替,國民黨下台,民進黨重新執政,但是,可以判斷蔡英文再獨也獨不過陳水扁,完全可淡定處之。
蔡英文「既統不得,也獨不得」
蔡英文登記參加民進黨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時,有點氣勢洶洶,誓言鞏固「國家」主權,並稱「鞏固主權是國家領導人最重要的責任」。北京《環球時報》發表社論提醒蔡,如果莽撞拿兩岸關係開刀,恐使「總統」之路夭折。台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則表示,他相信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不會被動因應兩岸關係變化,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提出的兩岸政策被認定有損台海穩定,習近平將主動出手。還有人認為,蔡英文過年後將訪美,如同陳水扁當年那樣接受美國的測試。若美國認定她不過是另一個陳水扁,便有可能不會祝福她。
綜合這些疑問,也許可以得出一個較為中肯的結論,就是小英子也和馬英九一樣,「既統不得,也獨不得」。當下,台灣的主流輿論認為兩岸問題已無關緊要,台灣人民現在最關心分配正義與階級意識,只要順此而為,執政權可手到拿來,因此兩岸政策只需模糊以對。
但是,民進黨內最獨的扁系繼續高舉「台獨」神主牌,否認「九二共識」。而謝長廷派系則認為,兩岸交流已成為台灣經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因此還是要加強「民共交流」,可提「憲法一中」等。另外,民進黨黨內也有要求修改「台獨」黨綱,但是聲音微弱。
南海依然風雲變幻
本來,蔡英文吸取上次大選的失敗,認為輸在「最後一里路」沒有走好,也就是兩岸政策沒有顧忌台灣人的憂慮,但是「九合一選舉」大勝,使她飄飄然,「鞏固國家主權論」應該是她心態的寫照。固然,馬英九一敗塗地,至今沒有找到停損點,蔡英文真的躺着都能選贏,但是贏了又怎樣?民進黨執政的台灣還是要吃飯,沒有什麼財經班子的蔡英文,在這方面比馬英九更好嗎?加上中美相對穩定的格局,蔡英文其實沒有什麼選擇的空間。大陸完全可以淡定看蔡英文表演。
但南海呢?則依然風雲變幻,暗流處處。令人頭痛的是,原來一直是中國和南海的申索國「一對一」交鋒,主要對手不過是越南和菲律賓,然而國際上的重要勢力都積極介入。美國不說,日本前些時候還說要派軍機巡航南海,並且得到美國的支持。不久前,居然連英國也說要介入。針對中國出售先進的軍艦和戰機給阿根廷,可能涉及英國和阿根廷的福克蘭群島之爭,英國暗示可能介入南海。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英國將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保護本國利益及其盟友。事實上,儘管英國並未就中國南海爭議表明立場,然而,英國當年與澳洲、馬來西亞、新西蘭以及新加坡簽訂了《五國國防協定》,英國據此有責任對上述五國的安全和國防事務負責。由此,足見中國應對南海局勢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