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廖群指出,中央政府保增長決心的加強提升了內地企業的融資需求預期。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信銀國際)發表報告顯示,內地企業與個人對香港銀行服務跨境需求近期出現了溫和反彈。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指出,內地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央政府保增長的決心增強,相信與增長加速密切相關。
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一份由市場調查機構和國際速遞公司聯合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中小企業的國際活動力最近幾年在成倍地增長,將另外幾個金磚國家遠遠地甩在後面。「這裡面有非常大一部分是私營企業,且是近20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渣打銀行商業客戶部集團總裁Andrew Bainbridge如此表示。
中央保增長決心加速融資需求
廖群指出,今年首季度內地企業跨境銀行需求,特別是跨境融資需求的加速上升首先歸因於內地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以及國內產能過剩的現狀。去年下半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錄得強勁增幅,由於對外投資需要海外融資的支持,這自然增強了內地企業對香港銀行的貸款與結構性融資的需求。
同時,中央政府保增長決心的加強也提升了內地企業的融資需求預期,而內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融資難的問題短期內難以有大的改善,促使更多的融資需求塊莖轉向香港。去年中以來,內地出口增長反彈,進而企業跨境貿易融資需求也進一步上升。
此外,內地企業銀行需求日益多樣化、現代化與國際化,促使資產管理及財務諮詢與衍生產品的跨境需求持續增加。相信隨着內地企業不斷「走出去」。內地經濟企穩及內地企業對香港銀行業市場的了解加深,2015年企業跨境銀行需求,特別是跨境融資需求將持續走強。
不過,渣打商業客戶部中國董事總經理左自鵬直言,在中國經濟整體下行的大趨勢下,中小型企業無論在投資還是在融資方面都比以前更加謹慎。「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中型企業正在實現商業轉型,轉向產業鏈中更有附加值的環節,增加對流動資金和資產結構的管理,並走出國門去尋找更多的國際機會。」左自鵬稱。
企業偏向使用人民幣作結算
「和現在美元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相比,人民幣則為企業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左自鵬解釋道,因為根據買家和賣家的實際情況,特別對於一個中國企業,人民幣作為經營成本但在國際貿易使用美元結算,便會直接面臨外匯和利率風險。如果使用人民幣結算,不僅能夠增加企業的業務能力,還能從成本和風險控制角度幫助到企業。
目前,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作為結算貨幣的使用已大大增加,而境外人民幣存款量以及相關金融產品正呈快速發展之勢。「中國企業必須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做好中長期計劃,否則,他們在整個國際貿易中也會喪失很多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