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
2014年12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首次提出「四個全面」重大戰略思想: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同時,勉勵江蘇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在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五個方面邁上新台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四個全面」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四個全面」重大戰略思想的最先提出地,江蘇要更加自覺踐行「四個全面」,努力創造特色、走在前列,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總書記為江蘇勾畫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明奇 趙勇 許娣聞
「四個全面」同步同向開新局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四個全面」重大戰略思想的首先提出地,江蘇必須深刻領會「四個全面」的內涵,並以此指導建設新江蘇的各項工作。
羅志軍說,「四個全面」是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頂層設計,涵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全域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
羅志軍進一步闡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準確把握了我國發展的新階段新特徵,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更健康、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適應了我國發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實現中國夢增添了新動力。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護航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
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在實現中國夢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羅志軍指出,「四個全面」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相輔相成、同步同向,具有宏大的全域性、科學的系統性、創新的協同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總目標的兩個輪子,全面從嚴治黨則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各項目標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只有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才能引領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不斷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勾畫建設新江蘇的美好藍圖
「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是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總要求,是江蘇未來發展的總命題,也是引領各項工作的總綱領。」羅志軍說。
羅志軍介紹,經濟強,就是以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顯著提升為標誌,轉方式、調結構取得重大進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幹部分,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市場主體充滿旺盛活力,整個區域經濟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百姓富,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物質生活富足、精神生活豐富。
環境美,就是有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努力實現城市融入自然,現代融入村莊,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江蘇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傳統之美與現代之美交相輝映,讓詩畫美景展現在江蘇大地,讓江蘇人民擁有美好的生活家園。
社會文明程度高,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民素質高、社會風尚好、文化軟實力強,公平正義得到保障,尊法守法成為習慣,誠信友善蔚為風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是中國夢江蘇篇章的生動描繪,使江蘇的奮鬥目標更加形象可感、深入人心。」羅志軍說,在這共圓「中國夢」的激情歲月,江蘇要抖擻精神、砥心礪志、勇立潮頭,把「邁上新台階、建設新江蘇」鮮明地寫在江蘇發展的旗幟上,使之成為全省上下的共同思想基礎和自覺追求,成為全省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
創新務實全力踐行「四個全面」
羅志軍指出,在江蘇,落實「四個全面」的具體實踐,就是要把「四個全面」貫穿於「建設新江蘇」的全過程,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留尾巴、全面深化改革不留例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留空白、全面從嚴治黨不留下死角。
羅志軍介紹說,今年,江蘇各項工作就是圍繞總書記對江蘇的最新要求來展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江蘇省委、省政府已經出台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正在圍繞「五個邁上新台階」,對標對號,逐條逐項進行謀劃部署和推進落實。力爭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使貫徹落實工作能見到大的成效。
羅志軍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殷切希望江蘇「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在紮實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啟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這篇大文章」,同時也指出,「目前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推動全面小康建設上」。
「我們要從江蘇走過的發展歷程、所處的歷史方位來認識『兩個率先』的光榮使命,切實增強擔當意識,更加理性務實抓工作幹事業,使『兩個率先』實踐在與時俱進中始終充滿蓬勃的生機。」羅志軍說,江蘇將繼續把全面小康建設作為全省特別是蘇北、蘇中地區的主要任務,紮紮實實提高全面小康建設的質量和水平,推動蘇南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進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探索。引導各地利用好已有基礎和條件,充分發揮和放大優勢,着力拉長和補齊短板,努力使「兩個率先」的成果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
習近平總書記江蘇調研首提「四個全面」
2014年12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的陪同下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調研。
習近平先是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在寬敞明亮的掛號導醫大廳,習近平聽取衛生院負責人介紹情況,還與前來就診的村民魏定瑜拉起了家常。
在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草莓種植基地,習近平走進草莓大棚,實地察看草莓生長情況,他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曾經從外地引進了最新的草莓品種。他強調說,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習近平隨後來到了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沿途白牆黛瓦、樹木成蔭、麥苗青青,一派江南田園氣息。在村民洪家勇家,習近平走進廚房,開冰箱、揭鍋蓋、擰龍頭,詳細了解農戶的日常生活和新農村建設情況。
世業鎮所在的鎮江市是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也是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在結束了世業鎮的調研後,習近平聽取了鎮江市低碳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匯報,觀看了他們開發的低碳城市建設管理雲平台演示。他強調,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轉方式、調結構、上台階的重要內容。經濟要上台階,生態文明也要上台階。
結束鎮江的考察調研時,夜幕已經徐徐降臨。總書記頂着夜色從鎮江趕到南京考察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
就是這次在江蘇的考察調研中,習近平首次提出了「四個全面」重大戰略思想,並要求江蘇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光榮使命,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四個全面」戰略思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勉勵江蘇邁上新台階
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在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五個方面邁上新台階,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江蘇奮力在五個方面邁上新台階
2014年12月22日-24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全面部署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對堅持「四個全面」,推動「邁上新台階、建設新江蘇」提出明確要求。
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全會提出,要抓住轉方式、調結構這個關鍵,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要增強科技創新的驅動力。用好創新型省份試點和蘇南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推動轉型升級工程和科技創新工程取得更大突破。抓住資金、人才和體制機制創新三個關鍵環節,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要增強改革開放的推動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快落地早見效,用改革的領先支撐發展的率先。要創新對外開放的思路舉措,主動服務、主動融入中央對外工作大局,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學習借鑒自貿區改革的理念,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系。要用好生態環境的倒逼壓力。以更大的決心,拿出更硬的舉措,把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向縱深推進。
在現代農業建設方面,全會提出要按照帶好頭、領好向的要求,推動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台階。重點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高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水平三個方面下功夫、見成效。
在文化建設方面,全會提出,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的重要內容,在全社會大力弘揚「三創三先」新時期江蘇精神,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生動內容,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
在民生建設方面,全會提出要緊緊圍繞「七個更」的目標,推動民生建設邁上新台階,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
在全面從嚴治党方面,全會提出,要把全面從嚴治党貫穿於江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貫穿於党的建設和黨內生活各個方面,深入推進党建工作創新工程。要把總書記關於反腐敗鬥爭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痾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這「四個不」的剛性要求,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以反腐敗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2014年江蘇整體發展穩中有進
經濟發展量質齊升
2014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1萬億元,總量折合超過1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8元,分別增長8.7%和10.6%;城鎮新增就業138.34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2%。進出口總額5637.6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出口額272億美元,一般貿易進出口佔比首次超過加工貿易,實際利用外資281.7億美元,新增對外協議投資額72.2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4%,消費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5%,服務業投資佔比突破50%,民間投資比重達到67.6%。
改革創新不斷深化
2014年,江蘇省級層面減少行政審批事項506項,精簡幅度近40%,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營改增」試點企業達34萬戶,累計減稅358.6億元。全面實施商事制度改革,開展「三證合一」試點,新登記企業和註冊資本分別增長14%和49.7%。
2014年,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國務院批覆,全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首位,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39.5%,高新技術企業達7700多家,大中型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88%。
生態文明紮實推進
2014年,江蘇全年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6%,太湖水質持續改善,南水北調江蘇段水質持續達標,長江、淮河流域治污規劃考核居全國前列。實施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推進重點節能減排工程,節能減排年度任務全面完成。
民生狀況持續改善
2014年,江蘇全省公共財政支出75%以上用於民生保障,其中省級財政達到80%左右。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參保率均穩定在95%以上,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分別上調10%和12.5%,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4.2%、71.2%和76%。新開工保障性住房27.75萬套、基本建成26.55萬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戶4.2萬戶。
成功舉辦兩件大事
2014年,江蘇成功舉辦了兩件大事。一是南京青奧會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辦得精彩、辦出中國特色」的要求,贏得了國內外一致好評。二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成功舉辦。去年12月13日是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江蘇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廣泛開展教育活動,精心做好各項保障工作。國家公祭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增強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2015年江蘇發展規劃
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2015年江蘇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劃:圍繞經濟強,深化改革創新,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在加快轉型升級中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推動經濟由大到強轉變;圍繞百姓富,堅持民生優先,立足當前辦好民生實事,着眼根本構建六大體系,讓全省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圍繞環境美,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努力讓江蘇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鄉環境更加美麗宜居;圍繞社會文明程度高,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省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行動。
2015年,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2%,節能減排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