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綠在沙田:貨櫃「變形金剛」 垃圾站成「園林」


放大圖片

■「綠在沙田」是最先建成的「綠在區區」項目,預計可於今年中正式投入服務。羅繼盛 攝

環境局於2013提出先在5區設立「社區環保站」(後稱「綠在區區」),其後進一步推廣至全港18區,當中「綠在沙田」已於今年初完工,並已進入試營運階段。為一洗公眾誤以為是「垃圾站」,建築署將10多個貨櫃「大變身」,再配合竹等富本地特色的設計,誓要將「綠在沙田」變成煥然一新的公共空間。

「綠在沙田」位於沙田安平街及安心街交界,佔地約1,600平方米,前身為臨時停車場,附近工廈林立,又接近油站,在社區內屬邊緣地區。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日前表示,設計時一直有反思項目在社區所扮演的角色,期望「綠在沙田」可成為社區一部分,並融入本地文化,打造成區內活力的焦點。

14個舊櫃「拆骨」融本港特色

「綠在沙田」重用了14個舊貨櫃,但非一般的堆疊,而是貨櫃猶如「變形金剛」大幅度改裝,部分被削去整個表面,部分更只剩支架。「綠在沙田」亦融入不少中國建築及本港特色,以中庭花園作為參考,並配以大簷篷,同時使用大量的竹拼成屏風,用作阻擋陽光和熱能。辦公室的樓底亦特意增高,以增加空氣對流的效果,避免使用空調。

「綠在沙田」的中央則放置一棵桃花,再配以竹等形成走廊,以劃分教育中心和回收中心。大門亦有一個類似垃圾槽的金屬筒,裡面種有竹,當晚上着燈時,就反射出竹的影像,效果猶如走馬燈。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黎耀基表示,一般人談起回收工作都會聯想到垃圾站,但若做到乾淨回收,回收工作可在社區甚至家中進行。他期望透過今次「綠在沙田」,可讓社區重新認識回收工作。

剛接收場地的營運機構、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周淑琼則表示,自農曆新年前已與物業管理公司合作回收舊電器及電腦,在區內6個屋苑停車場與保安處設置回收點,再由他們用回收車定時收集,了解走線及收集數量,並熟習物流程序等。

周淑琼補充,現時區內已接洽的屋苑數目亦增至11個,並於未來擴至更多學校、私人屋苑及公屋,未來亦會探討增加玻璃樽回收,即場作分類,並重用作進行工作坊等教育工作,預計「綠在沙田」可於今年中正式投入運作。 ■記者 羅繼盛

相關新聞
趕客如沙士「打沉」港百業 (圖)
屯門珠寶店「拍烏蠅」 (圖)
內地客怕受襲 大失信心 (圖)
電器化妝店最傷 剎停擴展研裁員
餐飲生意跌15% 酒樓散工要「早唞」
港連日降溫 明或低見18℃ (圖)
譚惠珠:基本法方案無「公提」概念
黃成智籲反對派通過政改 (圖)
特稿:論承擔 與梁家傑針鋒相對 (圖)
建制派:溫和反對派要發聲
何漢權倡教考基本法課程 (圖)
本港下月主辦博鰲青年論壇 (圖)
林光宇:基本法諮詢 充分聽公僕意見 (圖)
衝破港英高官阻撓 工會見新華社陳情
特稿:基本法賦港人自由 有人濫用倒打中央
英國只保英資利益 機關算盡損港福祉
花商憂執笠盼酌情處理 (圖)
猶有餘悸:恐再惹祝融 花園商戶「執正」 (圖)
有損市容:報告再定義:舖前營商即阻街 (圖)
話你知:循現行條例嚴打 食環署年控二萬宗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