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一日經過和平門,偶然見到西來順的招牌。北京叫做「順」的飯館有常來順、東來順、南來順和西來順。早年為了寫作,我曾經到過西來順,結識了號稱北京城最有名的堂頭,現在叫做大堂經理或服務生的李祥壽。飯館有句行話:「飯館讓人服,全靠堂櫃廚」。堂是第一位,即是說大堂經理才是飯館興隆、客似雲來的關鍵。李祥壽不像堂頭經理,倒像一個心理學家,他說:「客人一進門,我就知道哪位是請客的,哪位是被請的。」我問他這有什麼重要,他說:「埋單收錢的時候不能找錯對象,讓客人尷尬。」心細如綿,眼觀六路,他的故事還有很多,先說說西來順的主打名菜。
認老字號,首先得認拿手菜。比如說,去鴻賓樓必點紅燒牛尾、去烤肉宛必點烤牛肉、去烤肉季必點烤羊肉、去峨嵋酒家必點宮保雞丁。西來順原來舊址在西長安街,在清真飯館中以摩登聞名,摩登就是與時俱進,大廚會運用思想和靈氣發明新菜式。西來順的主廚褚祥,家傳四代為廚,在廚藝方面頗有靈氣和悟性,不到20歲就在廚行嶄露頭角。宣統元年,褚祥被選入清宮御膳房。25歲開始成為北洋總統府清真廚房掌灶大廚,他的菜深得社會名流、文武要人賞識。褚祥把番茄、蘆筍、薯仔、生菜,沙拉醬、番茄醬、咖哩粉、芝士粉、辣醬油、鮮牛奶,都用到清真菜裡,別樹一幟。他有兩道名菜最出名,一是「爆糊」,一是「馬連良鴨子」。先說「爆糊」,看名字根本不知是什麼,想也想不出來,擺上枱才知並不為奇,不過是「蔥爆羊肉」,但價錢是前者的四倍,首要用料講究,羊肉是最好的羊前腿,不能有一絲筋;蔥是最嫩最鮮的山東大蔥,只用蔥白。大廚的手勢更了得,要把蔥和羊肉炒得有點焦糊,但不能過火,火稍大就老了,不夠火又爆不香。吃到嘴裡,羊肉很嫩,很脆,蔥焦黃鬆脆很香,妙在似糊不糊之間,這兩樣搭配起來就是「爆糊」,真是佩服大廚有學問、有本事。
「馬連良鴨子」來自京劇大佬官馬連良,馬連良因抱打不平與褚祥相交,褚祥不小心得罪了民國權貴,全靠馬連良仗義出面擺平。為了感謝馬連良,褚祥用盡心思,要做一道菜表示謝意。他打聽到馬連良喜歡吃鴨,就在鴨上面動腦筋。鴨子經醃、漬、蒸、炸四道工序,先把內膛、外皮搓抹,入味醃製一夜,然後上籠蒸三到四小時,直到蒸透蒸爛又不走形,用溫油慢火炸到鴨皮起酥,上桌時整隻鴨子赤黃油亮,皮酥肉爛,香味透骨,是以魯菜的香酥配上淮揚的湯漬,冠名「馬連良鴨子」。吃時蘸上特製佐味料,夾熱騰騰香軟的荷葉餅。據說,馬連良吃了頭一筷,就不禁拍掌叫好。
筆者已有多年沒去過西來順,那日見到老招牌馬上進去吃了一餐,但和當年竟有千差萬別,差在哪裡?下篇再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