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復活節假期首個交易日,港股創出七年來新高,恒生指數報26,236點,單日升961點,成交2,524億元,破香港股市單日成交紀錄,港股總市值升至28.6萬億元,亦創歷史新高。今次股市上升,普遍認為是北水南來所致。中證監於3月27日公布,容許內地新成立的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股,而毋須取得QDII資格,新政策之下港股開始大升。近期本地零售及旅遊業受到「佔中」及「反水貨客」滋擾旅客等的負面影響所挫,生意大幅下調,股市北水南來如果能夠持續,或許可以成為香港整體經濟的新增推動力。
除了中證監政策放閘之外,美國預期加息推遲,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系持續量寬,H股股價比對 A股有折讓,資金追落後等亦是資金湧入港股市的原因。另外,國家正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當中涉及「絲綢之路」的陸路及海路交通系統,跨國跨域的高鐵、開鑿運河、航運港口等設施的龐大基建,藉今次股市升,亦反映相關的基建、交通、列車建造及航運概念等股份受惠。
假若中央持續放寬銀根,而內地投資渠道較少,資金透過港股通南下勢將持續,作為香港股票交易市場的港交所自然因為交投量大增而受惠,或許亦應該及早在交易系統等有關環節提升,立體增容及加強處理大量交易的能力。
傳統智慧是股市走在樓市前面,股市交投壯旺,部分獲利資金轉投樓市,這是以往經驗,但今次稍有不同。北水南來,新入場資金來自內地人,現時香港實施雙辣稅及取消了以房地產投資移民項目,內地人套股獲利後購樓的交易成本高,額外印花稅亦令短炒無利可圖,所以今期股市旺未必繼後樓市亦旺,雖然不排除部分港資金套股獲利後,轉持物業作長期持有。
「辣招」令短炒無利可圖
反觀本地樓市,官方數據顯示住宅空置率下跌至17年來新低,差餉物業估價署《香港物業報告2015》初步數據,住宅空置率由前年底的4.1%進一步下跌至去年底的3.8%,空置率持續下跌,顯示現存住宅及新建住宅單位有越來越高的使用率,是剛性住屋需求殷切的表現。這類需求很難以行政措施去壓抑,比如收緊銀行按揭,對置業自住者來說,只會產生延遲置業的作用,用家待儲蓄足夠首期後,便重投市場。
剛性需求殷 難執便宜貨
近期將軍澳新盤,當中部分為較大型的三、四房單位,迎合換樓客需求,市場反應可算熱烈,證明市場對較大型單位仍有一定需求。現時市場做法,發展商在銷售過程中,給予買家各項優惠,包括即供折扣、贈品、財務優惠如二按及從價印花稅津貼等,買家所需動用首期較購買二手樓為少,有人認為政府收緊按揭,間接令二手樓流通量下降,二手樓業主如需套現,除非肯作較大幅度減價,否則不容易成事。現時每年新盤供應只佔現有住宅總量的很少比例,待每年的新建住宅供應量恢復較充裕後,可考慮放寬二手樓按揭至回復收緊前水平,有助於市場消化較多比較新樓樓價便宜的二手樓樓盤,同時亦令買家有更多選擇。■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