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市場策略研究部高級經理 何天仲
近年,中國政府日益重視保險業對國民經濟的積極作用,去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保十條」),保險業的頂層設計進行了升級。近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保監會」)發布《關於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有關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放寬保險業境外投資範圍。隨着「國十條」等措施逐步落實,以及股市持續造好,內地保險業進入高增長階段。
「保十條」助行業起飛
上年8月發布的「保十條」重新定位了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據「保十條」,保險業被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同時可支持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和民生工程項目的建設,且其機構投資者的作用也得到強化,行業地位大大提升。從已公布的業績數據顯示, 4大內險公司去年全年的利潤增長33.5%,達889.4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非常強勁。行業受國策護航,增長勢頭料可持續。
「保十條」還增加了許多新的保險類別,如開始試點環境污染強制險,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2015年年底實現醫療責任險覆蓋全國三甲公立醫院等。為了加強保險業三農發展的支持,保監會發布一系列政策推進農業保險的發展。內地保險業正在不斷拓展自身業務範圍,向多個行業滲透,市場空間不斷擴大。
此外,按「保十條」預期,至2020年,內地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將從2013年的3.3%提高至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將從2013年的1,265.7元/人提高至3,500元/人,預計保險行業2020年年保費規模有望達到5萬億元左右,比2014年該數字僅為2萬億元。
渠道放寬 股票投資受益高
一直以來,內地保險業由於監管嚴厲,投資渠道狹窄,保險資產長期得不到合理配置。而「保十條」發布之後,拓寬保險業投資渠道成為了政府的改革重點,保險業的投資渠道更加多樣化。2015年至今,中國險資購買了價值25億美元的海外地產,這一數字高於前幾年的總和,且仍處於增長之中。
此外,除了加快配置海外資產,保險業也開始向創業領域滲透。去年12月,保監會發布文件,鼓勵保險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估計給小微企業帶來約2,000億的增量資金。
除此之外,股票等傳統投資標的持續強勢也提升了行業的整體表現。上年下半年至今,A股表現強勁,近期港股也跟隨大升,對於股票配置比重較大的險企,其投資受益非常客觀,極大地改善了業績表現。由於內險企業投資自由度不斷提升,以及中港兩地股市持續升溫,料保險業強勁的增長勢頭可保持較長一段時間,股票資產配置較高的險企值得關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