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面對共識題時,一邊主張舉行表演,一邊堅持舉辦遊戲,各不相讓的情況下,最好就是二合為一,辦嘉年華會就兩邊都能滿足了。 設計圖片
筆者於不同場合擔任口語主考或評判員時,最常遇到同學問及如何處理共識題。一般同學對共識的理解有誤,他們以為所有組員所選事物、立場、看法都必須一致,方為達成共識。其實,共識題的出現是希望學生於討論時有共識的「意識」,而非追求其說法的一致,否則這樣考核是沒有意義的。
共識題可包含共識和協商元素,也可以有角色或身份的設定規限,以下是處理共識題的方法。
1. 善用套語,例如:「......綜觀各位同學所言,我認為大家已經能達成初步共識。」
2. 須明確展示個人的游說意向,例如:「......不知道同學會否考慮改變你的選擇?」
3. 應巧妙融合他人意見,例如有人分別提出「舉行表演」與「舉辦遊戲」,便可提議「或可融合為嘉年華會」,不應盲目與別人對立。
4. 若有身份設定,應在討論過程中呼應身份,例如:「......作為(身份),我們應從......方面考慮......」
5. 針對「排列優次」題,應善用詞語以清晰地表明優次。如:「......是當中的首選」、「.......為次選」、「......為末選」。
例題︰如果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以下哪個故事最為合適?試討論並達成共識。木蘭代父從軍 / 郭巨埋兒 / 王祥臥冰求鯉
1. 表明立場,作出選擇。
2. 為「最為適合」訂下標準。例如:「最切合孝的真義」、「孩子的理解能力」等。
3. 簡單說明儒家「孝」的內涵。例如:「養親」、「事親」。
4. 針對上述標準與「孝」的內涵,說明所選擇的項目何以符合。
5. 首輪發言完畢,善用套語,例如:「......綜觀各位同學所選,我認為大家已經能達成初步共識,一致認為×××並非最適合的選項,所以我們接下來的討論可集中在其餘兩項的取捨。」或者「......雖然各位同學所選不一,但我認為大家似乎同樣以......作為選擇的準則,在選取原則上已經能達成初步共識。」
例題︰為鼓勵中學生閱讀習慣,試就以下活動的成效排列優次,並達成共識。作家分享講座/ 閱讀獎勵計劃/ 親子共讀計劃
1. 討論步驟1:表明立場,列出「優次」。
2. 討論前先對學生「閱讀習慣」有所理解。例如:「主動閱讀」、「廣泛閱讀」、「深層次閱讀」等。
3. 因題目需明確列出「優次」,故必須善用標示語。
4. 討論步驟2:為「最具成效」訂下標準。例如:「延續性」、「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等。
5. 討論步驟3:根據上述標準,論述「優次排列」的理據。例如:「我們期望透過活動,帶動學生建立『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故此活動必須有『延續性』。而『親子共讀計劃』絕對是當中的首選,因為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若有他們支持,孩子在家也能透過父母鼓勵而進行閱讀,必定對建立『主動閱讀』習慣有所幫助。其次,『閱讀獎勵計劃』雖能透過『獎勵』吸引學生『主動閱讀』,只是它未能如父母一樣,以感情帶動學生學習,故成效當次於前者。最後,『作家分享講座』次數有限,未能考慮『延續性』,故為三者中的末選。」■吳一敏 資深中文科教師
作者簡介:福建中學(小西灣)中文科主任,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及優秀教師等獎項。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