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以上文字節錄自孟子《論四端》,是一般中學生讀過的文章;課後常設一問:「孟子如何論證『人皆有惻隱之心』?」問題雖相類,答案卻殊異。其一為「設例論證」(或舉例論證),內容是孟子假設一個情景,有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那人內心應呈現「怵惕惻隱之心」。由是推出,人皆有惻隱之心。按︰孟子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置於「由是觀之」之後,按「推理脈絡」這句是由上文推出來的結論。但觀全段文意,孟子並無此意,因為由「人皆有惻隱人之心」推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是沒有意義的推論,除了有強調意義外。
這樣的答案,是一個上佳的答案,只是,精彩處不在「設例論證」,而在一個「應」字。聰明的學生會問,這是一個有效的論證嗎?其有效處背後的根據是甚麼?如果有人套用這種論證方式,去證明:「香港人皆有愛心」,說:「今假設有一香港人,他一見到老婆婆跌倒在地,就會上前把她扶起。」由是觀之,「香港人皆有愛心。」對於這樣的論證,你以為成立否?明眼人一眼就看出這為無效。為甚麼孟子的論證有效,而這論證無效?因為,孟子提出的是一個「應然問題」,而不是一個「實然問題」,「應然問題」不可由歸納方法得出結論。「人是否有惻隱之心」正是這類問題。「香港人是否有愛心」是一個實然問題,必須由歸納方法得出結論。
人性不能用歸納論證解釋
筆者上兩期指出,論證一般可分為兩類:演繹和歸納。但這兩類論證,只適用於邏輯、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範疇知識;當演繹和歸納遇上道德,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就如上述語句「人皆有惻隱之心」,哲學家不能用問卷去問這句話的對錯,因為問卷只能問對「人的本性」的看法,卻問不到「人的本性」如何。
那麼,孟子怎樣證明「人皆有惻隱之心」呢?他訴之於人的體驗,他根據自己的經驗,以感通推出別人也應有此體驗。他以為:任何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均會呈現「怵惕惻隱之心」,無一例外。這種論證雖可像歸納論證一樣,以現實例子作為「例證 」,如甲有此心、乙也有、丙也有......,去印證這句話。不過,卻又完全異於「歸納論證」,因為「歸納論證」必須根據事實,但這種論證無事實可依。「惻隱之心」之有無,不能訴之於人的感覺,因為其可以隱藏、失落、暗淡......。人是無從知曉的。
倘若有人說,他面對「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真的會無動於衷。孟子會這樣辯解,那人只是「失去本心」而已,而並不是真的沒有本心。這一點,乍看主觀,實則仍客觀;因為每個人均可根據自己的體驗加以印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騙不了自己。況且,上述的情況亦可以解釋為其人年幼時遭遇過許多不快經歷,本心被痛苦磨損了。這與近代心理學的學問極之吻合。
心同此理 人性道德均可推論
這種論證應用的範圍很廣闊,不單可用來論證人性,如「人皆有惻隱之心」、「人人俱有道德自覺」、「人人俱有自由意志」等。也可用來論證道德問題,諸如「人應孝順」、「人應守信」等。要證明這類知識,就須用「體驗論證」;除非,人用利害關係去衡量道德,如「人應孝順」,因為「孝順能帶來甚麼好處或壞處」,但這不是一般人對道德的看法。
再推遠些,許多人生感慨,也屬這類範圍知識。「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種由夕陽引起對人生短暫的慨嘆,人人俱有,憑自身體驗即可印證。夕陽西下,轉眼即逝,人生短促,人人皆有此感觸。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信乎?■圃丁
作者簡介:現職中文教師,大學畢業之後,全程投入教育事業之中,一晃眼30 多年。知命之後,回歸中國文化;躬耕校園一隅,推廣儒道,自得其樂。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