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我幾天前起床,發覺頸正中央多了一顆紅瘡,較一毫子還大,雖礙眼但不癢不痛,想應如暗瘡,熟透後擠出便痊癒。
晚飯聚會時好友們千叮萬囑應去看醫生,稱此等大瘡可大可小。第四天見它仍像紅寶石般掛在頸上,遂去看醫生。那位年輕女醫生看不出頭緒,把我轉介給外科,並給我一支消炎藥膏,附上一句:「應沒多大作用。」心裡咕嚕,雖然是醫保付費,但也不應要我買沒用的藥。
為了盡快解決,選了醫保中最快有檔期的外科醫生。那胖子醫生看看說:「估計是粉瘤,可替妳整顆割除,傷口一吋長,盡量做靚一點。」我吃驚地問:「不是抽膿便可以?」答:「抽膿傷口不好看,有機會復發。」我心想:「還未清楚是甚麼便做切割手術?」堅持只抽膿,胖醫生一臉不滿,給我一紙手術同意書簽名,並寫道「抽膿手術」會有流血、疤痕、傷口不齊整、痛楚等現象。
我深感不安,在護士諮詢醫保公司期間,以手機在好友群組中問意見,所有回覆都是「諮詢多一個醫生的意見」,於是推掉手術。
當天即約見曾求診的另一醫保外科醫生,對方診斷:「應是細菌感染,或是蚊蟲叮過抓傷發炎。」我問:「不是粉瘤?有膿嗎?」答:「肯定不是粉瘤,也沒有膿,因此瘡是硬的,粉瘤和有膿的瘡都是軟的。」聽來是普通常識。這時我想起家住新界蚊子特多,幾晚前曾被蚊叮打擾,半夜醒過來。最後醫生提議我塗女醫生給我的消炎藥膏,說是有效的,同時吃抗生素,觀察一周,相信可以消退!
我舒了一口氣,慶幸自己逃過一刀!可能是惡蚊一吻造成的紅腫,胖醫生竟提議做手術整片切除!遇上只向錢看的庸醫多可怕,不惜在病人身上插刀啊!以此經驗和大家分享,引以為鑑,凡涉及手術或具爭議的醫療決定,宜諮詢多一兩位醫生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