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孫琬與戴恩賽
當找尋香港歷史和整個中國歷史的交匯點時,辛亥革命毫無疑問是一個重要的歷史題材和重要領域。孫中山是辛亥革命中的核心人物,而他的家人也成為了宏大歷史中的焦點形象。孫中山的次女孫琬和她的丈夫戴恩賽,便是這一革命洪流中的重要形象。家庭的親恩與國族的命運,印刻在歲月的年輪之上,成為了今人重新回看歷史的重要素材。■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自1912 年中華民國建立直至1949年,活躍於那個時代舞台的民國名流,除了孫中山,便會是後來耀眼一時的蔣、宋、孔、陳的四大家族。相比較而言,孫中山的親人,特別是女兒孫琬和女婿戴恩賽,則在那個時代顯得低調很多。這與他們二人的天性有關,也從一個側面影射了孫中山本人的行事作風。
匯集三地五館的歷史嘉年華
此次展覽整合了來自粵港澳三地五館,包括深圳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及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的相關收藏;通過展出的百多件珍貴文物和圖片,展示孫中山家人的平淡生活,讓觀眾體會和分享他們作為常人的喜怒哀樂,感受和品味民國歷史中西交融的獨特風韻。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深圳博物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及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主辦,孫中山紀念館和澳門博物館籌劃。展期會一直持續到8月26日。
香港孫中山紀念館的資料介紹道,孫中山長年為革命事業奔走,身邊人一直給予無限支持,但他們的事跡卻鮮為人知。孫中山紀念館推出最新展覽「荏苒人生──孫中山次女孫琬和戴恩賽伉儷文物展」,回顧了戴恩賽孫琬夫婦的年輕歲月、兩人婚後的家庭生活品味,以及分享他們作為常人的生活點滴。相關展覽介紹信息並進一步顯示,孫中山先生為中國近代革命事業付出了畢生的心力,犧牲了與家人暢聚的時光,即使次女孫琬出生,不但無法親見,更要遲至五年後,才首見愛女。孫琬幼年隨母親盧慕貞居於海外,後求學美國,最終隨丈夫戴恩賽定居澳門。戴恩賽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歸國後效力政府。他們與孫中山有着深厚的聯繫,在孫中山革命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戴恩賽和孫琬去世後,其遺物由粵港澳地區多家文博單位收藏。
展品彰顯歲月人生的跌宕起伏
今次展覽的開幕禮日前在香港孫中山紀念館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深圳博物館館長葉楊、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楊琪博士、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副館長朱曉秋,以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黃秀蘭。陳承緯於開幕禮上致辭時說,這個以孫中山次女孫琬、戴恩賽伉儷的文物為主題的展覽,匯聚粵、港、澳三地五館的收藏,曾經先後於2013年和2014年在深圳及廣州展出。他表示很高興這個展覽今年於香港舉行,讓本地市民近距離欣賞民國當年的珍貴文物。他說,這個展覽對於粵港澳三地五館的文博交流工作,也饒富意義。五館透過其館藏文物、歷史圖片和研究成果,娓娓道出戴恩賽、孫琬夫婦的故事。每一站的故事演繹都是五館合作的成果,充分呈現三地的獨有特色。
據悉,由於文物和歷史工作者的努力,孫琬和戴恩賽的遺物並沒有流入文物市場,而是被粵港澳地區多家文博單位收藏,成為種類豐富、彌足珍貴、極具時代特色的館藏資料。綜合而言,是次展覽分為四部分,分別為「青年時期」、「民國事功」、「定居澳門」和「流金歲月」,結合百多件來自上述粵港澳三地五館的珍貴文物和圖片,介紹孫琬和戴恩賽伉儷的生活細節。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展覽中的澳門元素。孫中山出生在廣東香山。澳門乃香山縣的漁港,孫中山因從事革命事業,顛沛流離,家人備受清廷迫害,所以孫中山將自己的家人安置在澳門。今次展覽,不少展品均與澳門有歷史的淵源。澳門方面的人士在展覽開幕禮中表示,香港、澳門、廣東是孫中山學習、行醫、從事革命的地方,也是孫琬、戴恩賽往來、居留、工作的地方。在大革命的背景下,孫琬與戴恩賽的人生充滿跌宕起伏,既有成為權貴而充滿光環的時刻,也有缺乏收入而困苦潦倒的光景。展覽能夠促進大家對清末民初的歷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低調的孫琬和戴恩賽
偉人家庭的家長裡短,展現的是另一種不平凡的歷史詮釋。今次展覽的展品,不少與孫琬和戴恩賽夫婦的日常生活有巨大關係。孫琬的手袋,帶有濃郁的西方風格;家中的碗碟,則是中式的傑作。特別是有關戴恩賽的展品中,看不到太多驚心動魄的歷史轉折,卻能夠感受到在那個時代中,戴恩賽一直在貢獻自己的心力予當時動盪的國家。在全部展品中,展現孫中山與戴恩賽直接關係的,乃是孫中山彌留之際的《國事遺囑》,戴恩賽與宋子文、孫科成為這道影響中國歷史的遺囑的證明人之一,催人淚下。而同樣融進這一低調氛圍的,還包括孫中山的元配夫人盧慕貞。與孫琬生活在一起的盧慕貞,晚年在宗教中感悟人生的意義,
低調,某個程度上也是孫中山本人的作風。例如,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全力阻止了自己的兄長孫眉成為廣東的都督。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副館長朱曉秋在展覽開幕禮上表示,偉人的後代,其實和普通人是一樣的,有着一個平凡的人生。平凡之於孫琬和戴恩賽,便是生活低調。展覽中的家書,可以感受到戴恩賽與孫琬之間的恩愛;促戴恩賽處理的公文,能夠感受到他忙碌於日常的瑣事之中。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孫琬和戴恩賽結為伉儷的1921年,乃是孫中山革命事業與人生的低潮期,這在某個程度上也印證了這段婚姻,不可能為戴恩賽帶來什麼榮華富貴,反而是更多的責任和承擔。革命的洪流下,親恩貫穿始終;而跌宕的人生也為孫琬和戴恩賽的低調留下了美名和註腳。這種低調,更是成為了彌足珍貴的高尚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