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者手記:文博會,讓文化人致富


放大圖片

■文博會上的觀眾。

在內地,致富乃是很多人的夢想。生活的壓力、市場化的驅動,都成為資本需求不斷提升的重要驅動。在這一大背景下,文化人要致富,也不例外。

包括湯祝萍的沈繡亂針繡在內,今次文博會上有很多藝術形式,具有非常濃郁的歷史人文元素。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乃是中國藝術界千百年來不斷推陳出新、戮力進取的體現和寫照。文博會為這些藝術家搭建了平台,也為他們的作品走向市場創造了條件。一言以蔽之,文博會本身,是一個讓文化人致富的機會。

當然,文化人致富,並不是放棄文化理想,也不是通常意義上對資本的盲目追求。某個程度上,文化人致富,其實是以經濟規律的方式對其藝術成就的一種肯定。搭建文博會平台,官方必然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也頗受業界好評。而在本港,由於空間有限以及一以貫之的文化推廣方式並未有太大的創新,文化界一直抱怨官方支援不夠。在對文創產業的扶持和幫助上,深圳文博會的例子,或許值得本港相關政府機構和行業借鑒和思考。

文、攝:徐全

相關新聞
湯祝萍:沈繡之美,中西藝術交融的無盡 (2015-05-30) (圖)
小知識:沈繡由來 (2015-05-30) (圖)
記者手記:文博會,讓文化人致富 (2015-05-30) (圖)
走東走西:報紙末路 (2015-05-30) (圖)
「北京行」作品在京展映 (2015-05-30) (圖)
出去走走,共探香港藝團的百年發展大計 (2015-05-27) (圖)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015-05-27) (圖)
PAY FOR THE FREE SHOW (2015-05-27) (圖)
「一新美術館」開幕首展 從傳統藝術中尋真求新 (2015-05-27) (圖)
80後收藏家曹荻明 用小文玩詮釋中國大文化 (2015-05-23) (圖)
出身世家不驕 學藝一絲不苟 (2015-05-23) (圖)
市場觸覺敏銳 推廣百姓收藏 (2015-05-23) (圖)
慧眼識真:鑒別沉香三大要領 (2015-05-23)
慧眼識真:鑒別紫檀四大實驗 (2015-05-23)
2015兩岸筆會 促使一加一等於無限 (2015-05-20) (圖)
「紅高粱家族」添新員 晉劇版首演凸顯地方民俗藝術 (2015-05-20) (圖)
李嵐清篆刻書法素描藝術展在杭開幕 (2015-05-20) (圖)
八大博物館仿真名畫走進校園 (2015-05-20) (圖)
博物館數碼化成趨勢 (2015-05-16) (圖)
走東走西:英國貴族私學 (2015-05-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