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野秋
在一個真人騷成風的年頭,似乎對真人秀的評論也變得跟真人騷一樣淡而無味,無論是好聲音,還是超女、快男,無論是影視選角還是主持人競爭,一律都離不了PK、煽情故事、廉價眼淚等等,這些調料正在讓觀眾逐漸變得麻木,乃至有集體「情冷淡」的趨勢。因為我也做了幾次海選評委,知道中間還是有些貓膩的,包括保誰滅誰,時不時會有直接間接的明示暗示。一切進程都在掌控中,所謂勝券在握也。
不過,現在的觀眾也鬼得很,看多了,便摸出些門道,有時候台上故意搞點小插曲,他一眼就看穿了:不就做騷嘛,蒙誰呢?
前天看電視上播某個表演比賽,看着滿台的虛假表演,本來實在不想看下去,因為趕不及換台,上了趟洗手間回來發現出了意外,一個選手突然宣布退出比賽。當時情況是這樣的,五位選手要淘汰一位,一位選手處在被淘之列,本來下去就完了,可主持人也許是按導演吩咐,也許是自作聰明,將話筒遞給四位晉級選手,讓他們為落選者拉票,我豎起耳朵準備接受一場肉麻的謊言,什麼他是最好的之類,甚至更可能無語凝咽。
此時意外出現,一位已經晉級的選手接過話筒語出驚人,表示自己已經實現了夢想,不想看到賽區其他人離開,加上自己年近三十已經偏大,所以就此退賽。他的話一出口,大家都覺得像說着玩,主持人先是勸,後是惱,聲色俱厲地斥責其是害怕比賽的懦夫,而且退賽是對評委的不敬、觀眾的不敬、選手的不敬。電視台趕緊插播廣告,廣告雖長,但觀眾生怕錯過這意外,所以死守着頻道,我想此時廣告商一定心花怒放。廣告回來後,那小子表明不幹,而且言語間有對比賽只是一味賺取眼球的不屑,有點魚死網破的味道,最後他拂袖而去。
後來這個話題被放大,後續報道不斷出來賺眼球,據說此選手從選秀一開始,就是話題人物,先是指他憑借女友是奧運體操明星,即使自己貌不出眾、才不壓人、年齡偏大,卻一路過關斬將,甚是不解。後又傳出明星女友對他參賽並不支持,感情亮紅燈云云,再後來女友又出場為他打氣,所以他還是為「收視率」立下汗馬功勞,一直有驚無險地前進、前進、前進進,始終風平浪靜地扮演着吸引眼球的角色。不料,最後突然揭竿而起,不想繼續玩下去了,主持人彈壓不住,組委會利用廣告的幾十秒時間也協調不成,只能隨他去了。
有人為這個意外叫好,認為一味為了比賽,忽視選手感受;為了賺取利潤,採取短信投票,造成選手巨大的經濟負擔;甚至為了讓觀眾繼續在爭議中追看,故意讓某些公認的優秀者淘汰,留下平庸者。這些勾當式的運動,總有到頭的時候,尤其是連參賽者都不想玩下去。所以這個退賽者很勇敢,因為他的退賽,成為海選至今最大的功臣,因為他開了一個誠實自尊的好開始。
但更多已經被玩殘了,同時又被玩聰明了的觀眾,不免冷笑一聲:連退賽也是策劃的,誰還看不出來?我想果真如此,娛樂真是愈來愈讓人無法樂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