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心神潛韻 水墨光影」唐至量首個書畫攝影作品展


放大圖片

■唐至量多以行草書寫喜愛的古詩句。張岳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岳悅)唐至量日前於香港大會堂展覽館舉辦「心神潛韻 水墨光影」書畫攝影作品展。作為他的首次個展,此次共展出他近20年的共86幅精選書畫攝影作品,其中以書法作品居多。展出後,香港書畫收藏協會及香港書畫藝苑均表示對若干作品有收藏意向。

唐至量自幼接觸毛筆字,各書體均有嘗試,年輕時多寫篆書,工整規矩,小心謹慎。他自述來港定居後,隨年紀增長,更為偏愛以行草寫下唐詩宋詞中引發共鳴的詩句,作品風格有時隨「青山一道同雲雨」而蒼勁,有時隨「千里江陵一日還」而灑脫,他說:「展出的書法作品也是我心路歷程的記錄,而行草可以更好地表達我的內心世界,濃淡潤枯都是心情的波動,且觀者也能看明白我寫的內容,是『既討好別人,也討好自己』。我常在周末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寫字,有時寫前會為題材、書體、布局等構思幾天,也會靈光一閃即興創作。我寫行草皆一氣呵成,心靜如水中還會有幾分興奮和衝動,有時寫完後才發現汗水濕透了衣服,但內心舒暢的感覺無可替代。」

愛讀古人作品之餘,唐至量也非常關心社會時事,時常以國家大事為主題作詩並揮毫以記,如因見嫦娥六號飛天有感而發所作的《神舟問天》等。

唐至量的畫,主題多是荷花或歲寒三友,因他愛它們的典雅氣質。與書法相比,畫作多以輕鬆心情創作,「享受過程更重要」。而攝影作品多是他年輕時工作之餘所拍,沒有特定的主題,更多的是對美的單純追求,「那時背着相機,早出晚歸,二三十個菲林,一堆電池......每次拍攝前都要深思熟慮,構圖、題材、光圈、快門、角度等缺一不可,拍攝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

相關新聞
香港知名廣告導演張天行「Such, as it is」佛教哲學融入個人畫展 (2015-06-16) (圖)
「心神潛韻 水墨光影」唐至量首個書畫攝影作品展 (2015-06-16) (圖)
王林旭當代水墨「松‧竹‧梅」作品展在京開幕 (2015-06-16) (圖)
韓天衡70年書畫印在杭展出 (2015-06-16) (圖)
實驗兒童劇進念暑假「奏」《魔笛》 (2015-06-13) (圖)
錯過藝術節?不怕!進戲院看The Bolshoi Ballet (2015-06-13) (圖)
「華美和聲」巡演香港尾站 高難曲目展示中美藝術默契 (2015-06-13) (圖)
周志興的「聲」「色」世界 (2015-06-09) (圖)
藝訊:在銀河中漫遊 在海底建基地 四川少兒用畫筆描繪未來「智慧城市」 (2015-06-09) (圖)
藝訊:陳良敏作品展澳門舉行 (2015-06-09) (圖)
星海百一冥誕 廣州三唱《黃河》 (2015-06-06)
敢觀舞台:「新文本」的情緒與節奏 (2015-06-06) (圖)
安徽嗩吶團赴港演出 非遺藝術創新傳承 (2015-06-06) (圖)
一畝田 一幅畫 平樂村農民的風流「牡丹畫」生活 (2015-06-02) (圖)
般若之光--老唐卡精品展鄭州開展 (2015-06-02) (圖)
慧茵 多彩人生 與戲相伴 (2015-05-30) (圖)
CAVALIA的兩個謎團 (2015-05-30) (圖)
《醜男子》:他人之顏 (2015-05-30)
古今尊國士 中外仰詩仙 (2015-05-26) (圖)
藝訊:高譯末白師生展鄭州開展 (2015-05-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