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大紫荊勳賢 太平紳士
楊莉珊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 北京市政協常委
特區政府今日向立法會遞交政改方案,等候審議表決。香港的民主發展乃至社會經濟民生的發展已到關鍵時刻。中央、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都真誠希望並呼籲全體立法會議員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為依歸,順應民意,勇於承擔,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無愧於歷史的貢獻。
普選方案通過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掌握關鍵少數票的反對派議員要綑綁否決。在立法會議員與三名負責香港政改的中央官員的深圳座談會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將「泛民」分為「死硬派」和「朋友」,是中央的一種政策性宣示,既是希望爭取溫和反對派在立法會支持通過普選方案,也是希望以此為契機,增進與溫和反對派的政治互信,改善長遠關係。社會各界希望反對派議員能夠理解中央的良苦用心,要做支持政改的「朋友」,不要做扼殺普選的「死硬派」。
通過政改「義理」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與立法會議員會面時,從香港主流民意、議席得失、對立法會普選的關聯影響、對經濟民生的影響、與中央政府的關係等五個方面,勸喻「泛民」議員換位思考,權衡利害得失。在發言最後,張曉明引用晏嬰的名言「謀度於義者必得,事因於民者必成」,請立法會議員三思,指「這句話講到了謀事的兩個基本立足點:一是『義』、『義理』;二是『民』,也包括民意。」
從傳統的意義上說,義理即是傳統文化經典的內在意義,是文化經典承載的精神內涵。「義理」一詞,最早見於《禮記·禮器》:「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這裡的「義理」,是指「禮」所包含的精神。
通過政改的「義理」,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首先,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貫徹落實了基本法和「8·31」決定,這套普選制度是民主、開放、公平、公正的,是切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最佳普選制度;其次,通過政改,不僅是香港民主發展的巨大飛躍,而且由500萬合資格選民普選出來的特首,將更具認受性和代表性,其施行之政策將獲得更多支持,行政效率也會更高,有利香港擺脫政爭不斷、發展停滯的困局,迎來海闊天空的新景象。
「事因於民者必成」須尊重民意
義理之外,還有民意。政改方案充分吸納了香港社會各種合理意見,有廣泛的民意支持。香港社會支持普選法案在立法會通過的主流民意已經形成,而且很扎實,很穩固,不可逆轉。古語有云:峻極之山,非一石所成;凌雲之榭,非一木所構。特首普選方案,是集香港社會各界的智慧和期盼而成。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近日公布的「慎思民調」結果顯示,倘從「社會整體考慮」,有50%受訪巿民支持立法會通過方案。特首梁振英在引述該調查指,是次調查和3間大學日前公布反對方案者多於支持的民調結果迥異,說明了支持方案仍是主流民意,香港社會更應多比較不同民調,避免只參考個別結果。「事因於民者必成」,包括反對派議員在內的立法會議員是民意代表,必須尊重民意,順應民意而行,以香港整體利益的大局為重,對普選方案投支持票,不要令香港市民失望。
一直以來,中央官員都沒有籠統將反對派全部視為「死硬派」。2014年4月,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與立法會議員會面時特別說明,「我們沒有『一竿子打沉一船人』,從來沒有講過凡屬所謂『泛民』陣營的人士都不符合愛國愛港的標準。」人大「8·31」決定公布當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隨即來港解畫時兩度重申,絕大多數「泛民」的朋友也是愛國愛港的,呼籲他們加入愛國愛港陣營。
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的試金石
是否支持政改方案通過,已經是擺在反對派每一個議員面前必須作出抉擇的大是大非問題。中央官員明確指出:「這是支持還是反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試金石,是轉向合作共贏正道還是繼續走對抗俱損歪道的分水嶺。」反對派議員如果否決了方案,無疑就是站在了「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對立面,站到了與中央對抗的立場上。反對派議員應該正視,在「一國兩制」下,任何政治力量都必須遵守「一國兩制」的規矩,都應當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責任,都需要與中央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搞對抗沒有出路。
對於「死硬派」來說,中央講的是「底線」。對於「大多數的泛民朋友」來說,中央講的是「包容」。中央、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呼籲反對派議員要做支持政改的朋友,既是希望爭取反對派在立法會支持通過普選方案,也是希望以此為契機,增進與反對派的政治互信,改善長遠關係。
衷心希望「泛民朋友」給普選放行
中國五倫之一是朋友,中國古人對於朋友之道,重在彼此互信,朋友之間相規以善,故彼此可和而不同,朋友之道,重在互尊其所以異。實際上,求同存異、謀求共贏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精髓之一,也是「一國兩制」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源泉。衷心希望「泛民朋友」以支持普選方案、表明擁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作為新起點,要做支持政改朋友,不做扼殺普選死硬派,給普選放行,也給香港民主發展和自己一條光明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