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文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體育委員會主任
政改方案即將表決,經過長時間的討論,社會各界其實都十分清楚,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肯定較現行的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更民主、更進步。這一點,相信就連反對派亦難以否認。筆者同意,政改方案或許不一定讓所有人滿意,畢竟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主觀看法,令所有人皆稱頌滿意的政治制度是不存在的,正如歐美的政治制度同樣有其局限性一樣。但既然通過政改方案可帶來更進步、更好的改變,為何反對派始終拒絕接受,寧願政制原地踏步,也要剝奪港人「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的機會?
早前,多國駐港總領事和官員已相繼表態,支持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認同方案較現狀為佳。反對派過去一直批評方案不符「國際標準」,但為何方案竟可獲外國官員的支持?究竟反對派所指的「國際標準」是怎樣的「國際」?理據又何在?
近幾個月,包括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在內的團體發起的多個民意調查均清楚顯示,認為立法會應通過政改方案的市民始終佔大多數,反對派卻決意綑綁否決讓方案無法通過,以少數人的決定踐踏多數市民的意願,這是多數市民所不能接受的,絕非民主精神的體現!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早前在深圳的講話明示,人大常委會「8·31」決定不存在未經實施便修改的可能性。再說白一點,如這次政改方案過不了,即使今後再重啟「政改五步曲」,亦須繼續依循「8·31」決定的框架,與今天無異。甚至若這次政改無法通過,2017年不能「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意味着人大常委會於2007年所訂下的「2017年可普選行政長官,行政長官實行普選後,可普選立法會」的時間表亦會無法實現。下屆特區政府再無憲制上的迫切性要重啟政制改革。故此,這次政改方案被否決,不但2017年不能「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不能普選立法會,2022年亦不一定可以普選行政長官。浪費掉的時間是永遠無法挽回的,時機更不會等人,否決方案的代價不但是政制原地踏步,實際上是倒退,港人與普選的距離更遠!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議員們做決定時必須三思而後行,不要浪費港人的時間,阻擋社會前進的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