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珠 香港單親協會總幹事、註冊社工
香港政改的去向,近日彷彿已到了絕境,甚令香港人神傷和心痛。倘若立法會否決了政府的政改法案,我們的社會將難以進行跳躍式的發展,追回多年失落了的時間,嚴重影響各領域的發展。作為一位社會工作者,筆者覺得必須在此關頭,為政改作一點微弱而誠懇的呼籲。
討論政改不能任性
筆者堅信,香港任何派別與陣營,對走向民主終點站,和國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大家只是在走向民主終站的方式和路線出現分歧罷了。然而,出現不協調就要拆夥,連路軌、站頭都得拆走,放棄邁步走向民主的終點站麼?每個人當然有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但若只執着個人信念,不顧大家的共同目標,這豈不是太賭氣了麼?對個人事業任性就罷了,而政改對香港社會發展影響深遠,任性浪費的是香港幾代人的努力和時間。
香港有些人堅持民主信念,我並不懷疑。然而,筆者也想指出,光是有信念,對國家和香港的前途和保障來說,也太單純了吧!我們的國家,走過一條艱難曲折的道路,國家的發展路徑跟香港,以至與很多國家都很不一樣,因而對社會的發展不得不謹小慎微。不用諱言,內地和香港在思維方式和行事方法有明顯不同,但並不意味着兩地水火不容。如果因為政改,而令兩地關係劍拔弩張,我不禁要問,香港經百年累積下來的文明和理性跑到哪兒去了?香港同舟共濟的優良傳統又到哪兒去了?
我們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各個方面發展都走在時代的前沿,成績有目共睹。過去30多年的發展,人民生活提升,社會發展、進步的速度質量是世界少有的!我們國家不可能照着西方的路徑發展,也不應照單全收別國的經驗。
全盤西化絕不是國家的目標和路徑,世界上也沒有一種制度是適用於所有地區和民族。國家今天發展的目標是,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故國家的發展理念,不會是純東方的思維,但會是糅合西方可行的操作模式而將之本土化。香港可憑着過去的成功經驗,為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作出獨特的貢獻。
借用社福界倡導的「幫人幫己」的理念,盲人在黑夜走路提燈,為眾人照亮道路,也因前路明亮,眾人不會把盲人撞到,盲人也安心上路。香港在中西文化融合中富有經驗,理應在今天國家實現民族復興的路途上,總結和分享往日成功的經驗,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其實,為國家發展擔當積極角色,也為香港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拓寬發展的空間,這才是香港應走的正道。
一鳥在手比百鳥在林實在
在民主發展的道路上,能夠有多些市民參與的選舉制度,總比少數人可以參與的更民主吧。香港從來沒有過由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的先例,現在根據基本法和人大決定,香港有機會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為何我們不接受呢?500萬選民選出來的領導人,認受性相信一定比1200人選出來的高吧。
近日本港有溫和反對派人士呼籲,立法會應接受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他們的理據是,一鳥在手比百鳥在林更實在!筆者同意這種觀點。社工們也經常勸導受助者,凡事要接受多層次的方案,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才接受!否則就永遠原地踏步,改變不了自己的境況。就好像小孩子沒能進入第一選擇的小學,第二選擇也應接受。難道沒有第一選擇,孩子就不上學了?先進入第二選擇的學校學習,成績好了,孩子將來可能會以高分進入更理想的中學呢!
為了香港的民主進程可以跨進一大步,為了500萬選民可以參加民主選舉,筆者在政改投票的前夕,誠懇地籲請全體立法會議員,為通過政改方案投下神聖的贊成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