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洪水橋增商地創15萬職位


放大圖片

■洪水橋新發展區佔地達714公頃,可提供約60,100個新住宅單位,料全區總人口達21.5萬。

發展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 建屋6萬伙容17.3萬人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陳廣盛) 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展開為期3個月的「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第三階段公眾諮詢。新發展區佔地達714公頃,可提供約60,100個新住宅單位,當中約一半是公共房屋,料可容納17.3萬人,令全區總人口達21.5萬。發展局表示,由於新發展區位處新界西北的策略性位置,建議將該區定位為「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估計可提供約56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創造約15萬個新就業機會。發展局預計,新發展區最快2024年有首批居民入伙,全部發展完成則要到2037年。

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當局在第三階段公眾諮詢建議洪水橋新發展區將提供約 60,100 個新住宅單位,料可容納17.3萬人。新單位的公、私營房屋比例會維持在51:49,跟第二階段的諮詢相若。而公營房屋中,公屋有約21,300個單位,居屋則有9,500個,居屋比例較第二階段諮詢有明顯的減少。發展局表示,建議的公私營房屋組合將有助糾正天水圍新市鎮現時公私營房屋不均衡的情況。若綜合新發展區及天水圍新市鎮計算,公私營房屋比例估計約為69:31。

非住宅地積比率提升至9.5倍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由於其位處新界西北的策略性位置,該區除了是香港中長期主要的房屋用地供應來源外,亦將作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當局已預留發展空間予不同經濟活動,並將區內非住宅地積比由上次諮詢的8倍,提升至9.5倍,料可提供56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相當於10個海港城,而當中200萬平方米為商業樓面面積,相當於整個中區的商業樓面面積。另外,洪水橋鐵路站附近會興建4間酒店、天水圍站附近則有兩間酒店,分別可提供3,200個及1,200個房間。

當局估計,新增的就業職位會由原本的10萬,大幅增加至15萬,增幅達50%,將會有助紓緩商業活動及就業機會過於集中在市區的問題,亦可加強當地社區的活力,解決天水圍職位不足,以及減輕新界與市區之間的交通走廊的擠塞情況。

容私人土地業權有條件換地

發展局發言人指,現時有22條鄉村在新發展區內,發展無可避免會影響到部分現有住戶,當中有17條村可保留,而由於洪水橋站將定為商業市中心,該站附近5條村會受影響,包括亦園村、田心新村、新生新村、石埗路尾村和沙洲里(II)村。發言人表示,受影響村民可原區上樓安置或獲發特惠補償金,當局已在洪福村旁預留土地作原區安置,料提供1,800個單位。另外,當局亦考慮參考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以「加強版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洪水橋,即容許私人土地業權人有條件原址換地。

第三階段公眾諮詢社區參與為期3個月。主要活動包括公眾論壇、簡報會和巡迴展覽。活動的詳情及諮詢文件已上載至該研究的網站(www.hsknda.gov.hk)。當局之後會確定建議發展大綱圖和發展藍圖,料首階段土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於2020年展開,目標首批居民於2024年入伙;首批單位逾千個,供應予原區安置村民。

相關新聞
支持通過決議案 逾萬人立會壯聲威 (圖)
林鄭籲為港福祉玉成普選 (圖)
袁國強駁謬論:「袋一世」無可能 (圖)
雙摺刀憤青圖闖立會示威區 (圖)
噴啤酒跳鐵馬 反對派示威者賤招挑釁 (圖)
反對派拖字訣 夜表決利搞事 (圖)
林鄭:「公提」「佔領」礙依法落實普選 (圖)
人民日報評論員:通過普選法案 增進港人福祉 (圖)
中澳簽自貿協定 97%貨品零關稅入華 (圖)
官指案情嚴重 「製彈黨」5男禁保釋 (圖)
洪水橋增商地創15萬職位 (圖)
薄扶林舊牛奶公司宿舍活化成牧場 (圖)
父寶馬兒平治「一鑊熟」 同泊車場遭縱火 (圖)
關注會:捏造「億元買票」無恥 下屆票償踢走長毛 (圖)
中國參與國際黃金定價 打破西方壟斷 (圖)
外管局:力爭人民幣納特別提款權 (圖)
習近平貴州考察農村脫貧致富 (圖)
美禁反式脂肪 過渡期3年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