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江水香山情 共話淵源談未來


放大圖片

■座談會在環境清幽的饒宗頤文化館舉行

在「一帶一路」新戰略的促進和推動之下,香港與廣東的中山,這兩座頗有淵源的城市,又一次走到了一起。不僅僅是文化上的同源與一衣帶水,更重要的乃是兩座城市在新的時代中如何攜手為區域的文化傳承、經濟發展以及不斷創新,帶來持續性的生命力和推動力。對話與攜手,是兩座城市在當下的歷史交匯,也是既有的歷史人文淵源在新時代中不斷發揚光大的平台。在現實中回溯歷史,在歷史中把握現實,成為了城市之間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重要範式。■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匯

香港與中山,均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日前,以「香江水&香山情」為題的海上絲路文化座談會,在香港風景清幽的饒宗頤文化館舉行。來自香港和中山兩地的官員、學者、專家以及社會賢達,就兩地的歷史淵源、現實合作以及在「一帶一路」背景之下的共贏機遇和機制互相交流座談。是次座談會是一次具有極大意義的活動,拉近了兩地民間情感的距離,使大家意識到兩地緊密合作的必要性。此外,今次座談會也引起了各界的極大迴響,也以展望歷史、關懷現實、暢想未來的方式,為民眾帶來了認識「一帶一路」、了解國家的絕佳契機。

回溯歷史:密切的歷史淵源

今次座談會得到了香港與中山兩地的大力重視和支持。參加座談會的香港方面嘉賓有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全國政協委員、饒宗頤文化館館長陳萬雄太平紳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太平紳士等。而在中聯辦方面,其九龍工作部副部長王小靈也出席了今次座談會。而中山方面,則有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中山日報》總編輯鄭萬里等。

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在座談會表示,香港是一個節奏非常之快的城市,人們都相當之繁忙,因此對於來參加座談會的各位嘉賓表達感謝之意。在向與會者介紹中山市時,丘樹宏表示,中山市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此外,中山市也是中國近代史的搖籃,近代中國的「留學生之父」容閎,著名的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等都是中山人。值得一提的是,中山也是中國的鹹淡水文化中心。鹹水即海水,代表着開放的海洋文化;而淡水則是內河意義上的傳統文化。中山兼具此二種文化的特質,從而構成了當地民眾務實進取的性格特質。

在文化與經濟層面,中山也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地方。丘樹宏在座談會中提及,中山可以看作是廣府菜的鼻祖之地。在與香港的歷史淵源方面,丘樹宏介紹到,中山在歷史上稱為香山,與香港均隸屬於東莞縣;而香山所盛產的沉香,也與香港的名稱有着極大的歷史淵源。而出生於香山縣的孫中山,更是在後來的革命人生中,與香港有着極為深厚的關聯。因此,中山與香港的密不可分,其古已有之。

期待強化兩地合作

出席座談會的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從兩地合作的角度闡述了自己對香港與中山深化合作的看法。她說,香、或是沉香,乃是歷史上香港與中山淵源的象徵。因此,有關香的製造等方面,兩地未來可以加強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乃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這對於孫中山先生曾經從事了革命活動的香港,以及其誕生地中山而言,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許曉暉在座談會中透露,明年,本港的孫中山紀念館將會舉行相關的展覽以紀念孫中山先生的誕辰,因此若能夠在宣傳、展品互借等方面能夠與中山方面積極合作、相互學習,將會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廣府菜在中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的香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美食,都能夠在香港被人們加以品嘗。而且,香港美食文化有一個重要的特徵,那便是各種不同地域風味的食品,在香港大多會被加以一定的改良,實現外來和本地的結合、東方與西方的結合,從而讓品嚐者能夠在飲食文化中感受到不同文化與文明的交融。許曉暉認為,各地美食在香港都會有所提升,因而若香港能與中山方面在此一領域多多合作和交流,對兩地都會具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同樣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香港和中山在此一框架之下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許曉暉提出,兩地可就海上絲綢之路的議題,共同參與和組織展覽、講座。這樣的操作,也必定能夠加深人們對這一議題的認識和關注。

學者視角:本港各界應多參與

在今次的座談會中,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是:與會的本港學者,則從歷史和現實的兩個方面講述了海上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戰略格局下的香港參與問題。其相關的論述和觀點,頗值得深思。

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歷史學者周佳榮表示,香港和中山都在鄭和的航海圖中,由此可以看到香港作為中外交流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價值。而今日的香港人,也確實應當多了解「一帶一路」以及整個中國的歷史,尤其是近代史方面的資訊,多了解、多參與。由於香港與中山都和孫中山本人具有歷史淵源,因而對孫中山的研究和觀察,也一直是許多內地和香港學者的研究領域之一。周佳榮說,對全球有關孫中山的紀念館、公園進行調查和走訪,是非常必要的,因而也應該前往中山進行實地的了解。對孫中山的了解,也是了解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周佳榮提及,當年孫中山提出了宏大的為中國修造鐵路的設想。則在今日,沿着高鐵沿線參訪,去體會和了解孫中山當年的理想,也是一種了解和認識歷史的方式。

文化乃是不斷演化的,並非一成不變。文化體系也同樣如此。因此在座談會中,有學者提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人口流動,在今天的歷史背景之下探討「一帶一路」,已經完全不能夠忽略海外華人華僑文化的地位、意義和價值。因為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架構下,海外的華人華僑文化,已經是多元中的重要一元。而香港與中山這兩座城市,在此一領域,必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新聞
香江水香山情 共話淵源談未來 (2015-06-22) (圖)
中山:歷史與現實交匯的文化名城 (2015-06-22) (圖)
記者手記:思索在地文化與發展的新定位 (2015-06-22) (圖)
紀念勝利七十載 盡顯當年壯士情 (2015-06-08) (圖)
廣東軍民 抗戰貢獻多 (2015-06-08) (圖)
「亞洲主義」被用以侵略宣傳 (2015-06-08) (圖)
湘昆傳承路艱辛 恐餘音難續 (2015-05-25) (圖)
精湛國粹 震撼港生 (2015-05-25) (圖)
雖政府扶持 復甦路仍遙 (2015-05-25) (圖)
革命洪流親恩在 歲月年輪歷史留 (2015-05-11) (圖)
奔波中的家庭與親情 (2015-05-11) (圖)
督海關、任公使、治水患 (2015-05-11) (圖)
駛過歲月軌道的香港文化「列車」 (2015-04-27) (圖)
深圳:街頭表演者需持牌上崗 (2015-04-27) (圖)
記者手記:空間與情感的文化突破 (2015-04-27) (圖)
叮叮車,「慢」在舊香港的情懷中 (2015-04-13) (圖)
電車見證的香港史 (2015-04-13) (圖)
記者手記:電車路邊是什麼? (2015-04-13) (圖)
行走馬鞍山,找尋香港採礦工業史的軌跡 (2015-03-30) (圖)
礦場的地理態勢 (2015-03-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