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台灣明年的「大選」有可能出現兩個女人的競爭,令人想起單身女人這話題,也聯想到電影《少女香奈兒》和《伊麗莎白女王》那意味深長又不無遺憾的最後字幕:終身未婚。
三年多前看台灣「大選」投票時,我曾產生過一絲的念頭,希望結果爆冷門,蔡英文贏了。不為甚麼,因為她是一位有異於一般人期望的單身女人,她的形象不像政客。經歷了八年的痛苦,再忍受了八年的折騰,本來,沆瀣一氣的台灣反對黨在一位空降而來的非主流女人領導下,走向理性、成熟。
雖然,我也喜歡看到有父有母、有兒有女、一家大小上台致謝或街頭拉票的溫馨畫面,享受(別人的)家的感覺,但我更希望人們接受一位單身的女人,尤其是當台下的支持者都哭了,風雨中的她仍然強忍着眼瓷C
未必是我支持她的政綱(其實,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只是一種情懷,甚至小小的反叛。因為,這麼多年來(其實是有史以來),我們都受主流思想/觀念的熏陶:一個幸福的家要有父有母,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兄弟姐妹;一個人是否成功或幸福,要看他/她是否可以維持一段婚姻、一個家......
而單身人士、單親家庭及其子女常常被歸類為或定性為「不幸福或失敗人士」,倍受歧視和欺負,也容易因環境壓力而不自覺地產生自卑感。以致很多人為了名譽、地位,寧願被不幸的婚姻綑綁着,就像今天政客綑綁投票般,內心深處卻痛苦不堪。
男人從政,有夫人陪伴和輔助,女人從政卻往往是一條孤獨的路,正因如此,我願意看到一位孤身上路者的成功,除了欽佩其毅力,更可以給天下「弱勢者」示範:生活之路各種選擇,只要不放棄,條條大道都通羅馬。
上帝應該是公平的:只要你真誠努力,當你失去一些東西,比如婚姻和穩定,祂會給你另一些東西,比如事業和自由;你得不到一個人的愛惜,卻有機會贏得更多人的愛戴。偶像和領袖,在某種程度上,注定是要忍受孤獨甚至寂寞的,然而,單身令人更專注,只要超越了孤寂,你就達到另一個幸福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