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狄志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關據鈞)團結香港基金在普選特首方案被否決後召開會議,有成員引述全國政協副主席、基金會主席董建華說,香港需要有「建設性的反對派」。團結香港基金顧問、民主黨成員狄志遠認同在政治環境撕裂下,香港必須開拓溫和派走「第三道路」,既能夠站在香港人利益角度,又能跟中央實事求是進行溝通。
站在港人利益 能與中央溝通
狄志遠昨日在會後表示,目前香港的政治環境很撕裂,即使政改結束後,情況仍然持續,例如有人在「七一」遊行要求修改基本法,這是很激進的想法,溫和反對派都不敢認同。他坦言,認同董建華提出香港需要有「建設性反對派」的呼籲,「相信香港人有期望、觀望,走出第三條道路,站在香港人利益之餘,又可以跟中央有溝通,實事求是,香港是需要的。」
但狄志遠承認,目前要走中間路線,難免受兩方攻擊,更點名讚揚早前退出公民黨的湯家驊,「我很欣賞湯家驊走出第一步,我身邊的人,亦有一、兩個走出來積極討論第三條道路,香港是有這樣的聲音。」
至於他是否也要退出民主黨,他認為言之尚早,但跟湯家驊合作是必然,又相信這與他在民主黨的角色不會有衝突。
對於「七一」遊行人數少,狄志遠認為,爭拗人數多少沒有意思,相反應着眼於香港的撕裂局面,「在數字上的爭拗沒有意思,因為當中有很多因素。問題是政治上,香港是撕裂的,就算昨日只有100人遊行,社會實在都已撕裂。民主訴求也仍然存在。」
他強調,香港目前最重要是如何在沒有共識且沒有時間表下,繼續走民主之路,這個思路也比爭拗數字更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