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水務署總水務化驗師陳健民昨日介紹驗水方法。 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袁楚雙、陳廣盛)為釋除公眾疑慮,水務署昨日向傳媒介紹驗水程序。總水務化驗師陳健民指,他們到單位採集水樣本前,會先開水喉數分鐘才取水辦,整個取樣程序合乎世衛標準,並指如果只取「第一啖水」檢驗,樣本無代表性。不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質疑有關做法有問題,稱會影響化驗結果。
開喉5分鐘後取樣
水務署會在10條屋h大廈內的水管不同位置抽取樣本,方法是在檢驗地點先讓水喉內的水流5分鐘至30分鐘不等,然後使用特別消毒過的器皿運載至政府化驗所或沙田濾水廠實驗室化驗,由譜質儀檢驗每個水樣本,約15分鐘可得出水中6種重金屬的含量。
陳健民昨日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取水樣應該先開水喉放水數分鐘,讓停留在水管內一段時間的「死水」流走,之後的水樣本才是人飲用水質的要求。他強調,即使剛開水管就飲用,也不代表會全日都飲用該些水質,「你開初喝的水有鉛,但之後的水會沖淡(鉛的含量)嘛!」他認為如果取「死水」樣本化驗,根本沒有代表性。
不評論各政黨測試
陳健民補充,在鉛水事件前,水務署一直有監察水的重金屬含量,所有數據均符合世衛標準,且有痡`水質監察,現時所有大廈不論公屋或私樓的新接駁水管,都要驗水中的重金屬,包括鉛含量。
他不評論政黨測試的水辦是否合乎標準,但指水質檢驗的結果容易受水質酸鹼值、軟硬度、溫度及在水管內的停留時間影響,「檢驗時的載水容器、空氣中的污染物亦會令結果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因此整個程序必須要嚴謹處理。」
藥劑師學會有異議
不過,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昨日下午發稿,稱水務署抽水辦的時間可能導致結果呈「假陰性反應」或「含鉛量偏低」,因食水停留於污染源頭時間愈長,就愈有機會受污染,故正確方法是在清晨五六時抽集水辦,而非在早上或晚飯等高用水量時間抽集樣本,要求水務處公開抽集的時間,又稱水務署抽水辦後,只用容易鬆脫的線及紙條作為器皿標籤,或令樣本混亂。
水務署隨後反駁指,於清晨時段抽取的水辦,未必是用戶全日飲用的食水水質,應抽取具代表性的水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