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抗戰時,日本以宣傳畫形式作為宣傳工具美化佔領香港的行為。
在近代化以來的戰爭中,宣傳畫的作用不能小視。以中日兩國的歷史而論,從甲午戰爭開始,宣傳畫便開始在戰爭中被廣泛應用。以日本為例,宣傳畫當時起到了兩個作用,一是在當時的日本國內進行戰爭動員,渲染戰爭氛圍,以取得民眾對戰爭的支持,從而使得宣傳畫成為了一種精神動員的工具;另一方面,是針對外部而言,在甲午戰爭之中,日本的宣傳畫一方面將戰爭描繪成是「崇漢抑滿」的軍事行動,以此分化當時清國內部的滿漢關係,同時也透過對戰場環境和氛圍的描繪和敘述,向當時的西方列強進行輿論公關和宣傳。可以說,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的輿論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清國則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這其中宣傳畫的作用不容小覷。
不過到了抗戰時期,情形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就日本而言,不斷以「大亞洲主義」等意識形態為其戰爭行為進行美化和辯護。而另一方面,經歷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無數的民間抗日救亡運動和全國精神總動員,中國的精神戰力方面,已經與甲午戰爭時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藝文宣傳方面,也不再好似甲午戰爭時期那樣處在被動挨打的局面中。不少類似黃紫霞這樣的藝術家,都自發用自己的畫筆或是各種藝術形式,服務於抗戰。可以說,抗戰文藝,既是一種文藝的形式,也是一種抗戰的形式,是特殊的抗日戰場。
|